美麗的西雙版納猶如一幅優美的畫卷:茂密的原始森林、四季常青的田園、露出緬寺佛塔的金頂、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傣家竹樓、傣家少女婀娜的身姿……這一切都讓你留連忘返。
如果說雲南是我國版圖上赫赫有名的西南“明珠”,那麼西雙版納就是“明珠”中鑲嵌的一顆“寶石”。
“西雙版納”是傣語,意為“十二邦國”。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最南端,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現在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的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荒無人煙的沙漠或戈壁,唯有西雙版納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讓人不能不驚歎大自然的傑作。這片富饒的土地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有“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的美譽。
西雙版納處處青山綠水,四時佳木秀而繁蔭,置身在這裏,仿佛來到了一個綠色的王國。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2萬多種,其中熱帶植物有5000多種,是我國熱帶原始森林保存最好的地區之一。步入原始熱帶森林區,但見密密匝匝的森林遮天蔽日,藤蔓交錯,盤根錯節,抬眼望去,讓人分不清天際。森林裏隨處可見錯落有序的椰樹、油棕、蒲葵、魚尾葵、檳榔等樹木,巨大的樹葉隨風婆娑起舞,盡顯嫵媚風情;魚藤、蛇藤、鉤藤、麒麟葉在林內縱橫交錯,有的如蛟龍,直上林端;有的攀附在樹,相互纏繞,形成“藤纏樹”的奇特景觀。更有“花中之王”依蘭香、聞樂起舞的小草、讓人望而生畏的箭毒木等植物,讓西雙版納熱帶森林充滿了神秘感。
廣闊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場所,西雙版納野生動物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據統計,這裏的鳥類有400多種,占全國鳥類總數的2/3;獸類有60多種,占全國獸類總數的16%。來到西雙版納熱帶森林,就等於來到了“動物王國”。色彩豔麗、形態各異的動物組成了一幅妙趣橫生的畫麵:犀鳥在林中快樂地飛翔,孔雀在密林中翩翩起舞,長臂猿在樹上靈活地穿梭,大象在叢林邊悠然地散步……這些生靈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的主人,有了它們的身影,這片原始森林更加顯得生機勃勃。
除了神秘的原始森林、豐富的生態資源,西雙版納地區還是人文薈萃之地。這裏居住著傣族、哈尼族、瑤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活中,各民族都創立了悠久燦爛的文化。傣族是西雙版納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傣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000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成為今天非常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傣族民居--竹樓,是我國現存最典型的幹欄式建築。這些竹樓造型古雅別致,在蔥蘢的樹林掩映下,更顯得清幽淡雅、楚楚動人。
數不清的美景、道不盡的神奇,盡在西雙版納這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畫卷中,相信任何人看到這一畫卷,都會舍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