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海市蜃樓景觀、美麗的八仙過海傳說、巍峨的蓬萊閣雄姿、迷人的海天風光、古老的戚家軍古戰場風韻……蓬萊閣,自古以來就被譽為“人間仙境”。一個“仙”字,道盡了蓬萊真諦。
在山東省蓬萊市的丹崖山上,有一個由祠廟、殿堂、閣樓、亭坊組成的建築群,這就是蓬萊閣。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嘉祐年間,與滕王閣、嶽陽樓、黃鶴樓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
從遠處觀望蓬萊閣,好似在丹崖山上淩空而建,四周海霧飄渺,恍如神話中的仙宮,難怪白居易有“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的千古詩句。登上蓬萊閣向北眺望,但見海天遼闊,碧水澄明,遠處的山巒、漁帆若隱若現,一種超凡脫俗、飄然欲仙的感覺油然而生;南望市區,隻見高樓櫛比,車水馬龍,一派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景象,讓人不禁感歎這仙境中的煙火人間。
蓬萊閣既然是仙境,自然會有許多神話故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了。據說,一日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商議到海上一遊。漢鍾離便把大芭蕉扇往海裏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不甘示弱,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逐遊。其他仙人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借助寶物遊向東海。這一舉動驚動了龍宮,八仙與東海龍王發生衝突,幸好觀音菩薩從此經過,經勸解雙方才罷戰。蓬萊閣下的仙人橋據說就是“八仙”過海的地方,所以有人說步入仙人橋,你就可以成仙了。
“海市蜃樓”是蓬萊閣的一大奇景,每年春夏、夏秋之交,在天空晴朗海水平靜的日子,時有出現。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麵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蘇東坡的“東方雲海空覆空,群仙出沒空明中”就是對這一奇景的生動描寫。後來有好些人以海市蜃樓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上三座神山的傳說,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個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為蓬萊平添了幾分神采。相傳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多次駕臨丹崖山,尋求“蓬萊仙境”。
蓬萊閣的魅力不僅在於蒼茫豪放的山海風光和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更在於它厚重的曆史文化積澱。蓬萊作為古代登州府第,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北方的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軍港,以“山海名邦”著稱於世。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這裏操練水師,威名享譽天下。蓬萊閣還是古代名人學士雅集之地,閣內的亭、殿、廊、牆之間,楹聯、碑文琳琅滿目,翰墨流芳,為仙閣增色不少。蓬萊閣上高懸的金字匾額就是出自清代著名書法家鐵保之手,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在這裏題寫了“碧海丹心”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幾個世紀過去了,蓬萊閣就像是一位曆史老人,閱盡了世紀的風雨滄桑,守望著人間的繁衍生息。來到蓬萊閣,你會覺得自己已置身於曆史之中,聆聽著千年時光的悠然訴說。
知識鏈接:蓬萊與“方丈”、“瀛洲”被譽為神話中渤海裏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關於蓬萊的命名,有這樣一個典故:西漢元光二年,漢武帝東巡至蓬萊,望神山不遇,就修築了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從此,就有了蓬萊仙境的說法。直到今天,人們仍然用蓬萊代表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