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努力地工作更要聰明工作(1 / 1)

高調做事不是莽撞,也不是橫衝直撞,而是在工作中運用聰明的智慧,解決各種難題。

從前有個奇異的小村莊,村裏除了雨水沒有任何水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村裏的人決定對外簽訂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裏。

有兩個人願意接受這份工作,於是村裏的長者把這份合同同時給了這兩個人。得到合同的兩個人中一個叫吉姆,他立刻行動了起來。每日奔波於一公裏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用他的兩隻桶從湖中打水並運回村莊,並把打來的水倒在由村民們修建的一個結實的大蓄水池中。

每天早晨他都必須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當村民需要用水時,蓄水池中已有足夠的水供他們使用。由於起早貪黑地工作,吉姆很快就開始掙錢了。盡管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但是吉姆很高興,因為他能不斷地掙錢,並且他對能夠擁有兩份專營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滿意。

另外一個獲得合同的人叫湯姆。令人奇怪的是自從簽訂合同後湯姆就消失了,幾個月來,人們一直沒有看見過湯姆。這點令吉姆興奮不已,由於沒人與他競爭,他掙到了所有的水錢。湯姆幹什麼去了?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商業計劃書,並憑借這份計劃書找到了4位投資者,他們和湯姆一起開了一家公司。

6個月後,湯姆帶著施工隊和投資回到了村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湯姆的施工隊修建了一條從村莊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鏽鋼管道。這個村莊需要水,其他有類似環境的村莊一定也需要水。於是他重新製訂了他的商業計劃,開始向全縣甚至全州的村莊推銷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並且衛生的送水係統,每送出一桶水他隻賺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幾十萬桶水。無論他是否工作,幾萬的人都要消費這幾十萬桶的水,而所有的這些錢便都流入了湯姆的銀行賬產中。

顯然,湯姆不但開發了使水流向村莊的管道,而且還開發了一個使錢流向自己錢包的管道。從此以後,湯姆幸福地生活著,而吉姆在他的餘生裏仍拚命地工作,最終還是陷入了“永久”的財務問題中。

多年來,湯姆和吉姆的故事一直指引著人們。每當人們要作出生活決策時,這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幫助,所以我們應時常問自己“我究竟是在修管道還是在運水?”“我隻是在拚命地工作還是在聰明地工作?”

巧幹強調分析判斷、以巧製勝,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聰明才智,最終巧妙解決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麵的這兩個事例生動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家公司招聘一名業務代表。進入決賽的甲、乙兩名應聘者,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被通知前來麵試。

甲在麵試期間,麵對各種問題對答如流。就在他自我感覺良好之際,負責麵試的考官忽然遞給他一把鑰匙,並隨手指了指室內的一扇小門,笑吟吟地說:“請你幫我到那間屋裏拿隻茶杯來。”

甲接過鑰匙就去開那扇小門,鑰匙很容易就插進了鎖孔,可就是擰不動、打不開。甲非常耐心地鼓搗了好一陣子,才回過頭來,很禮貌地問那位翻看材料的考官:“請問,是這把鑰匙嗎?”

“是的,”考官抬頭看了看甲,又補充一句,“錯不了,就是那把鑰匙。”然後就接著看他的材料。

甲打不開門,就轉身走回考官的麵前,很為難地說:“門打不開,我也不……”

考官打斷他的話:“那好吧,你回去等通知吧,一個星期之內如果接不到通知,就不用等了。”

輪到乙了,在回答問題時乙盡管不太流暢,可他很快就憑著那把鑰匙在那間屋裏取來一隻茶杯。考官為他倒了一杯水,高興地告訴他:“喝杯水,然後簽個協議,你被錄用了。”

原來,那間屋不止一扇門,除考官房間的那扇內門外,還有一扇與考官房門相鄰的外門。乙打開了外邊的那扇門,取出求職成功的那隻茶杯來。

不認真努力地工作是不能夠在企業當中立足的。但是如果你隻能做別人都能做的工作,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很難獲得老板的賞識。所以說,高調做事的人其實是聰明的,他能將事情做好正是由於他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工作中,沒有一成不變的工作任務,在處置不同的情況時,需要我們因時因地製宜,做出不同的決策。做事時,需要一種求實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按科學規律辦事,自覺用理智戰勝衝動,埋頭苦幹的同時還要適時停下來,想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