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報社的記者幾乎都是一上班就被派遣過來了,他們前後腳找到李牧的教室,就被李牧的班導一起帶了過來,眼看是兩撥人,於是大家便很友好的商量了一下,共同問一些問題,然後回去之後用不同的語言去組織稿件,如果是有比較特殊的問題,誰問的誰寫進稿子裏。
於是李牧便在孫永的辦公室裏接受了兩家報紙的采訪,采訪先是對他個人,在問了諸多關於1的細節問題之後,才把采訪對象轉為身邊兩個校領導。
有李牧在,校領導也沒辦法把1往人大身上攬太多,隻能按照與李牧剛達成的協議來,不過孫永也了些子虛烏有的東西,比如1成立初期,就得到人大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又眼下已經撥了四百平左右的辦公場所,專門給1使用。
聽1要在人大設立自己正規的辦公地點,兩名記者都非常好奇,共同詢問了李牧幾個問題,那便是1正規化之後,是否要公司化、是否接受學校或者教育部門的管理、是否要從校外招聘職業團隊。
李牧一一回應,首先,1雖然是大學生創建,但也是社會自然人創建的民間公益組織,所以不會公司化,不過會最大限度的財務公開,所有應該繳納的稅絕對%,不會拖欠,尤其是會聘請專業的會計,為1的學生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次,1是民營公益組織,所以隻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不接受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直接管理;
最後,1會盡量從人民大學校內招聘本校學生兼職,或者本校畢業的師兄師姐全職。盡量保證這個公益組織的血液純粹,也就是全由人大學生組成。
同時,李牧賣了譚耀成半個人情,對記者:“1上線之後,也得到了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幫助,比如百度公司的高層領導今聯係過我。表示希望能夠給1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具體他們會提供什麼樣的幫助,我暫時還不知道,所以沒法跟你們透露。”
李牧想著,賣百度個麵子,讓他們也能和社會公益沾上邊,然後再去找譚耀成談條件,他不是想借1樹立百度的社會形象麼?好,就看你都能提供哪些幫助了。
其實李牧已經想好找譚耀成要什麼了。自己幫他們貼上公益標簽,他們除了技術和服務器等支撐之外,怎麼也得把1所有的辦公硬件包了吧?先讚助一百台電腦,用不用得了再,
采訪的最後,攝影師要求給李牧拍攝幾張個人寫真用來刊登在報紙上,李牧沒有拒絕,孫永和周曉迪被禮貌的請到了鏡頭外。李牧坐在孫永辦公室的沙發正中間,雙腿微微叉開。雙手交叉搭在膝蓋上、身體微微前傾,嘴角帶著幾分自信,就在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李牧微微眯起一隻眼,笑容裏多了幾分玩味,整個人也多了幾分年少輕狂。
采訪做完。一個上午也就差不多過去了,李牧也幹脆不回去上課了,把記者送走,立刻就對周曉迪:“周院長,要不您帶我去看看辦公場地吧。”
周曉迪心你急啥。還怕我賴賬不成麼,不過嘴上卻很是幹脆的道:“走,我現在就帶你過去。”
孫永沒跟著,兩人走了之後,他掏出手機來給自己的堂弟打了個電話。
孫坦的爸爸孫連慶正在開會。
市教委今早上開了個緊急會議,會議的內容就是關於1的。
一把手有些不太開心,1的出現讓他感覺到了一種無力感,用他的話,就是:“這個1一上來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再給他點時間,怕是這東西要把教育領域攪翻了。”
二把手:“可不,關鍵是它直接對高中生和家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偏偏又是大學生搞的,高中歸咱們管,可人大以及那些985、11大學,都是直屬部委管的,你們這1應該怎麼定義歸屬問題?它是應該歸咱們管呢,還是該歸部委管呢?”
有人:“它肯定得歸咱們市教委管啊!除了部委統一的要求規定之外,部委也不直接幹涉地方教育部門的日常運作,在咱們市內有了這麼一個民間教育機構,肯定得歸我們管,大家想想,全市範圍內,除了老師在自己家開設的課堂,其他哪個教育培訓機構不得歸咱們管啊?”
又有人問:“可你,1它屬於教育機構嗎?他一不開設學校、不提供教學場地;二不設立任何科目、不招收任何學生,它隻是相當於一個中介服務,就好像房產中介,讓買房和賣方達成交易而已。”
“的有道理……”
“有個屁的道理!”孫連慶氣的脫口而出:“要是咱們隨隨便便讓這種毛頭子來幹擾整個高三畢業生培訓,別人豈不是要嘲笑咱們教委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