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有點不明白,簡單計劃這四個富二代,各個都是有錢有勢的公子哥,最大的夢想就是玩搖滾成明星,現在四人雖然還沒有正式簽約唱片公司發專輯,但因為有四首當紅歌曲再加上成功的運作,他們現在的知名度已經能和一線歌星媲美。
李牧搞不懂他們現在這麼滋潤,還有什麼惑是需要自己解的。
張克軒:“我們一開始隻是玩票,後來遇見了你,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在金陵搞出一點名堂,沒想到一場比賽參加下來,莫名其妙的就火了,你別看我們每都忙著東奔西跑參加各種節目、活動,但我們每都在私下裏感歎,一切像場夢似的。”
葉明也:“其實我們一直都有些沒底,畢竟我們那四首歌其實都是你的作品,我們唱的次數越多,心理壓力反而越大,這段時間我們四個人也想嚐試著自己寫寫原創、看看能不能慢慢從你那強大的身影中走出來,自己走上正軌,但是又發現,我們寫出來的東西,跟你之前那四首歌比起來,中間差了十萬八千裏……”
李牧心裏明鏡似的,笑問一句:“你們幾個家夥,這麼久沒見這次跑來找我不會是想讓我再給你們寫首歌吧?”
四人頓時麵麵相覷。
原本確實是有這個想法,想看看李牧是否願意,但是眼下李牧主動問出來,他們就實在不好意思接話了。
張克軒撓撓頭,:“牧哥你也別把我們想的這麼不堪啊,我們不是你想的那樣隻想著找你寫歌。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真心把你當兄弟、當老師看待的。你上學的這段時間。我們也確實忙的焦頭爛額,所以才一直沒來看看你,但是,我們可不是專程找你要歌來了啊”
李牧微微一笑,:“不是最好,不是我不願意給你們寫歌,關鍵是你們現在還沒有把那四首歌的價值都發揮出來,一個樂隊四首歌固然是少了點。但你換個角度想想一個樂隊有四首當紅歌曲,這個資本至少能吃一年以上!”
李牧心裏清楚,大多數歌星一首△△,歌就能紅一兩年甚至十幾年,楊臣剛、龐龍,這倆人都可謂是一首歌吃遍,所有人都知道他們,也知道他們倆一人唱了《老鼠愛大米》、一人唱了《兩隻蝴蝶》,但誰知道他們出沒出過專輯?專輯名叫什麼?
台灣比較大,到了香港就示弱了,在大陸也一直沒有太大的發展。李牧印象中,早些年在大陸比較厲害的唱片公司就是百代唱片和環球唱片。香港歌壇和大陸歌壇的大明星幾乎被這兩家公司壟斷了。
李牧便問:“百代和環球有沒有拋橄欖枝?”
“拋了。”張克軒點點頭,:“他們旗下的藝人太強大了,資源都被上層壟斷,新人很難出頭,業內普遍覺得滾石還是非常注重栽培新人的。”
李牧笑著反問:“你覺得你們四個還算是新人嗎?”
張克軒尷尬的問:“不是嗎?”
“當然不是。”李牧表情有些嚴肅的:“你們現在是國內音樂榜上的霸榜傳奇,四首歌長期霸榜,現在好像也就向陽花這一首下榜了吧?”
張克軒有些不太自信的道:“這四首歌確實很火,但考慮到我們現在在全國觀眾麵前的形象還不夠豐滿,所以還是得讓公司以包裝新人的方法重新包裝。”
李牧就問:“你所謂的包裝,指的是哪些?”
葉明開口:“滾石那邊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簽約,他們會爭取在我們上春晚之前,給我們安排一些綜藝節目的通告,他們在台灣綜藝領域的資源很強,所以也會幫我們在台灣那邊預熱,等到春晚過後,借著春晚的勢頭,再給我們安排一下其他領域的發展,目前他們許諾,可以讓克軒去客串台灣的一部偶像劇。”
李牧腦中忽然想到之前就醞釀的計劃,一拍桌子,一臉興奮的:“你們不是想發一張ep嗎?春晚之後,我投一部微電影,就圍繞《老男孩》這個題材,讓你們來做主角,春晚的勢頭加上微電影的勢頭,這兩波一定能把你們推到一個新高度,到時候百代和環球一定會給你們更好的簽約待遇,緊接著再發ep,絕對可以火遍大江南北!”
四人驚訝的目瞪口呆,雖然幾個人身家都很強大,但卻沒有一個在影視圈有門路的,所以拍電影在他們四個人眼裏,還是一件比較高大上的事情,眼下李牧竟然要給他們拍一部電影,難道他有影視圈的門路?
李牧的回答讓四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我在影視圈沒什麼門路,而且咱們也不是拍大電影,是微電影。”
四人就更詫異了,葉明咧著嘴問:“我擦,電影還分大電影和微電影?微電影,該不會是那種違禁的電影吧?”
李牧笑罵一聲:“你想什麼呢?就算你想演那種電影,我也不會拍啊,我的微電影,是根據時長和投資規模以及後續投放平台來區分的。”
“啥意思?”四人聽的一頭霧水。
李牧便簡單解釋道:”可以理解為一部迷你電影,這部電影拍攝完成後,不會在電影院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