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先打後買(1 / 2)

翌日一早,李牧在公司召開討論會,先了新·浪要在做即時通訊軟件的事情,隨後就把話題引向了討論該怎麼拿下{0,10}{0,10}。

關於{0,10}{0,10},李牧不需要太多,在坐的都是比較資深的互聯網人,對{0,10}{0,10}這個國內第一的個人站自然是非常了解。

原本大家並不明白李牧為什麼要收{0,10}{0,10},這麼一個技術含量不高、就靠著強大的流量賺錢的導航網站對傳統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用處不假,但是對牧野科技這個以客戶端產品為核心的公司來,意義並不算大。

但當李牧在會議上出自己要做門戶網站的時候,大家才明白李牧的用意。

新·浪要做即時通訊,還要跟牧野科技搶人才,看來李牧是怒了,想給新·浪一點教訓,或者是想把新·浪幹掉算了。

於是大家開始認真討論{0,10}{0,10}。

技術流派的人支持自建一個模仿{0,10}{0,10}的導航網站,利用yy的強大流量去養,再利用yy的現金流去在全網做推廣,甚至在把推廣覆蓋到線下,越{0,10}{0,10}是遲早的事情,但運營一派的人則更傾向於全資收購,以目前{0,10}{0,10}的盈利能力,李興評一年的淨收入至少在三百萬以上,起步估值也不會低於1倍淨利潤,所以如果用錢收,三千萬是最少的,而且還不確定李興評是否會同意。

李牧也覺得現在直接拿錢收購{0,10}{0,10}太困難,因為它的運營成本低,廣告收入高,簡直是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三千萬換做自己是絕對不會賣的,除非搭配牧野科技的股份進行置換。

但是李牧不想用這麼高的代價收購{0,10}{0,10},這東西對自己來戰略意義並不是像對百度來那麼大,所以李牧在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要想辦法隻用錢就把{0,10}{0,10}拿下來,價格還不能太高,我不想當冤大頭。”

大家一時間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商務部門的總監丁健問:“我們可不可以先打後買?”

李牧:“可以啊,你的想法。”

丁健自從被林清雅從一家跨國公司挖到牧野科技來之後,還沒有真正做過大項目,牧野科技到現在還沒有起過一次正式的收購,今李牧起要搞定{0,10}{0,10},他便立刻來了勁頭。

丁健仔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不慌不忙的:“現在{0,10}{0,10}正是最好的時候,沒有競爭對手,運營成本極低,用戶流量極大,廣告及排名收入又很高,這時候對方從心理上也是最強勢的,他有這麼健康的商業模式,任何公司找到他要收購恐怕他都不會感興趣,想打動他的成本太高了。”

李牧點了點頭,丁健的沒錯,一個人如果一個月輕輕鬆鬆就可以淨賺幾百萬,就算是在比爾蓋茨麵前也不會輸了底氣,除非拿一個極高的價格來讓他妥協。

這時候,丁健又道:“如果我們也做一個導航網站,這方麵不需要投入太高成本,然後我們用yy給導航網站導流,隻要先讓人們知道我們在做這件事情,而且讓他們以為我們要不遺餘力的大力推進這件事情,我想以牧野科技現在在互聯網行業的勢頭,{0,10}{0,10}而已,而我們有的實在是太多了,等他緊張了、擔心了、害怕了,我們再去跟他談收購,他的心理價位一定會大打折扣。”

丁健先打後買的策略可能是眼下最能實現李牧要求的辦法了,否則的話,隨著互聯網流量越來越值錢,李興評的收入一定會越來越高,到那個時候,再想拿他的{0,10}{0,10}可就太困難了。

上輩子李興評從百度手裏拿到了數千萬的現金以及遠這個價值的百度股票,雖然具體數額李牧也不清楚,但可以想見,李興評實際到手的收入要以億來計算,如果他的百度股票一直拿在手裏,那麼實際獲得的報酬甚至有可能會更高。

丁健的建議很有道理,也很有可行性,先打後買的事情在互聯網行業並不少見,而且很多公司對這一手玩的爐火純青,也獲益匪淺,這四個字給了李牧一定的啟,也讓李牧在心裏在琢磨,上輩子百度為什麼要收{0,10}{0,10}。

按照李總的尿性,花這麼高的代價收購{0,10}{0,10}明顯不太符合常理,他也有巨大的流量,而導航網站的技術入行門檻低到令人指,百度稍微搞一搞也能搞出個差不多,何必要花這麼大代價去收購{0,10}{0,10}?

但一想到{0,10}{0,10}被收購的時間節點是4年,李牧心裏就瞬間茅塞頓開。

原因隻有一個---赴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