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蘇月華的煩惱(1 / 3)

p品牌成立的攻守聯盟在關鍵時刻的做事效率高的驚人,一封封解約函如雪花一般紛至,兩家代工企業在ang-e還沒有上市的時候就已經被整個行業孤立,行業的要求非常簡單明了,那便是要求兩家代工企業立刻停止與ang的合作。

至於這兩家企業跟ang簽的定金與違約金的協議,這些p品牌給出的建議是拖,先向法院申請這份協議作廢,把這份協議先在法院凍結起來,然後再慢慢扯皮,趁著法院審理的空窗期,先把ang的生產停了,隻要產品生產跟不上,大家也就不用擔心ang會翻起什麼波瀾。

但是這個建議明顯存在極大的漏洞,先不合約本身是白紙黑字簽好的,法院根本不可能支持協議作廢,退一萬步,就算法院接受代工企業的訴求,他們的訴求最後肯定也會被駁回,如果在法院還沒有給出明確判定的時候,代工企業就直接停工,那ang直接根據合約反訴,代工企業一定會敗訴的,到那個時候,企業要麵臨的就是巨額的現金賠償,如果拿不出來賠償,ang可以要求法院強製執行,到時候企業就完犢子了。

但是,如果繼續給ang生產,企業要麵臨的處境也很尷尬,他們會在一個月之後將6續失去絕大部分的訂單,生死命懸一線。

眼下的p行業除了對ang的代工企業進行嚴厲的製裁之外,對ang這個攪局者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們從業多年,很了解眼下p產品的成本,ang-e68元的售價是絕對不可能盈利的,算上渠道等費用,不但不掙錢,虧錢的麵更大。

在他們預計,ang-e每台的代工成本應該在元上下,剩下的48元,算上稅的話基本上就剩不下什麼了,以這個價格出售,平均估計每台的損失要在1元左右,ang就算有易聽網撐腰,也不可能真的幹這種傻事。

在他們的眼裏,沒有人會傻到做賠錢買賣,ang之所以這麼幹,目的隻能是一個:想靠著易聽網在音樂愛好者群體裏的巨大影響力,借這種低價營銷來搏出位,後續最大的可能就是ang實際隻拿出少量的e賠錢出售,然後等品牌知名度打響之後,再提高價格正式售。

據他們的了解,ang批能夠拿到的貨量最多也不會過十萬台,雖然ang對外宣稱這次有十萬台機器會以68元的價格出售,但是業內預計,ang真正會用68的價格出售的p不可能達到十萬台的數量,甚至實際數量能達到兩萬台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剩下的肯定會以過468甚至查過5元的價格出售,這樣才符合市場規律。

不管ang一開始怎麼搞噱頭吸引眼球,p行業都認定一點:ang最終的目標一定是盈利,隻要它想盈利,那麼它就一定會提高產品價格,到那個時候,它對其他品牌的競爭力也就隻剩下ang-e出色的外觀設計了,外觀設計算個蛋,就算有專利在手,也是可以找到避開的方式去安全抄襲的。

所以眼下大家除了在代工企業層麵給ang施加巨大壓力之外,各自也製定好了應對策略。

先,所有品牌都要聯合策劃一個折扣活動,不過這個活動要在ang-e上線之後再推出,原因很簡單,ang-e的宣傳陣仗這麼大,又不可能真拿出十萬台來賠錢賺吆喝,所以真正68元的機器一定會供不應求,無論ang後期會定一個多少的最終價,一旦ang開始提價的時候,其他品牌就立刻推出自己的折扣活動,就可以把那些沒能買到ang-e的用戶吸引過來,ang消化不掉的用戶,他們來提前消化。

其次,根據ang-e的設計,迅仿製幾款相似的產品,用來增加自己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分散ang-e在市場上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