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簽長約(第一更,求月票)(1 / 2)

李牧極為幹脆的答應了騰華滔三百萬的大概預算,並允許在實際拍攝中有%的支空間,這讓騰華滔心裏鬆了口氣,三百萬投資、最高三百九十萬預算用來拍這部電影,對他來完全足夠了。Ww WCOM

其實,九把刀拍《那些年》的時候,一共也就籌備了五千萬新台幣,折算到人民幣大概也就是1萬的樣子,那可是11年的1萬,真算購買力的話跟現在的萬差距不大,而且這個費用是不包含演員片酬的,如果把演員片酬也計算進來,那麼總投資五百萬是肯定有的,所以這個製作費用已經非常充足了。

確定了製作費用,李牧詢問騰華滔對自己的導演薪酬有什麼要求,他想了半,開口要了一個十萬。

十萬塊相對於騰華滔眼下的名氣來,不高也不低,李牧給寧昊五十萬的導演費是價,1%的淨利潤分賬就更是高的嚇人,沒別的,一是有錢任性,二是單純的欣賞寧昊,至於騰華滔,他總體上對這個導演沒什麼太深刻的感覺,不過如果他真的能夠早些進入拍攝商業愛情電影片的狀態,以後沒準也是能拍出幾部高票房電影的,所以李牧也有心把他簽到牧野科技來。

要簽就得盡快,如果真等他拍完《那些年》,恐怕他的身價就要往上漲不少,所以李牧當即對騰華滔:“這樣吧,如果你對牧野映象感興趣,就跟我們簽一個長約吧,從這部電影開始,第一部片的導演費是二十萬,以後每部在上一部的基礎上遞增5%,而且我保證每年給你投拍一部電影,至於你的電視劇方麵,我們就不插手了,你可以自主接片,你看如何?”

李牧一下子把騰華滔的導演費提高了一倍,頓時便讓騰華滔震驚不已,可讓他心底喜不自勝的最重要原因還不是導演費翻了一倍,而是李牧願意每年投他一部電影。

一般以電視劇為主的導演,在電影圈的影響力勢必要減弱一些,像騰華滔這種偏電視劇的導演,兩三年能有機會拍一部大電影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而且能找上自己的還不見得是什麼好本子,也不見得是大製作,但是,每一個導演的終極夢想都是拍攝大電影,因為這才是影視娛樂領域的最高層次,作為導演,誰不想多一些機會拍攝電影?而且,稍微出名一點的導演幾乎是絕對不會接拍電視劇的,就算是那些拍電視劇出身,後來在電影導演領域有所建樹的導演也絕對不會再回頭拍電視劇,原因很簡單,瞧不上。

張億謀從來沒有接拍過電視劇,馮鋼雖然是拍電視劇出身,但97年以後就沒再觸碰過電視劇,全部紮根大熒幕,原因就是每一個導演都將電影視為終極追求。

對騰華滔來也是一樣,他也希望能夠多一些拍電影的機會、希望能夠成為一線電影導演,但是機會難尋,眼下牧野映象對自己拋出橄欖枝,麵對每年一部電影的強大吸引力,他幾乎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問李牧:“李總,咱們能簽幾年?”

騰華滔恨不得簽的越久越好,但是他也明白,李牧給自己的導演費裏有一個15倍的遞增係數,如果簽的太久,後期導演費就是價了,所以李牧應該不會跟自己簽太久。

李牧在心裏大概心算了一下,以15倍為係數的話,騰華滔第一部電影導演費是萬,第二部萬,第三部45萬,第四部675萬,第五部115萬,如果算上通貨膨脹、算上他名氣的不斷提升,整體漲勢不算高,甚至還有點偏低,不過這也是簽長約的好處,起碼眼下對騰華滔來,這個價格還是非常誘人的。

於是李牧便對他:“這樣吧,咱們先簽五年,五年五部電影之後,如果大家合作愉快,我們再重新定標準。”

騰華滔立刻道:“行!李總,我簽了!”

騰華滔對李牧有所耳聞,寧昊也跟他介紹過李牧現在的身家產業,牧野映象的背後有牧野科技作為強大的靠山和依托,這對自己來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作為電影和電視劇的導演,他對票房、收視率、覆蓋人數有非常非常敏感的嗅覺,如果簽了牧野映象,就相當於為將來的電影找到了一個強大的潛在用戶群,將來如果牧野科技用yy幫牧野映象的電影做推廣,那簡直可以是無往不利。

到yy,騰華滔心裏對這個神器也是讚歎不已,現在他就是yy最忠實的用戶之一,也是忠實的yy會員,因為他建了好幾個業內的工作群,交流谘詢、人才招聘、籌備建組都在群裏就能解決,簡直是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資源整合的不二之選,所以他對yy本身也推崇備至,簽約牧野映象,也給他心裏帶來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平台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