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用了三個時,才讓鍾鑫華徹底明白,為什麼自己要並購海康威視,而不是投資。Ww W COM
鍾鑫華把海康威視當做自己的孩子,讓他理解自己為什麼要把他的孩子過繼到自己名下,這確實不容易。
一開始,當鍾鑫華聽到“並購”這兩個字的時候,幾乎立刻就對李牧表態:“海康威視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並購!”
並購就意味著放棄控股,同時也意味著將自己的心血拱手賣給別人,不隻是鍾鑫華,整個海康威視恐怕都不會有人答應。
但是,李牧卻用自己整合資源、打造完整產業鏈、打造完整技術閉環的思維模式,一點點服了鍾鑫華。
李牧在資源整合上的強大實力,也讓鍾鑫華明確的意識到:作為海康威視的親生父母,無論是鍾鑫華,還是海康威視、5所,都沒有能力把“海康威視”這個孩子養好。
萬事最怕對比,自己養孩子,能保證孩子吃飽飯,有個書念,覺得就已經不錯了,但是跟有實力的人對比之後才現,自己沒錢給他吃好的、給他穿好的,也沒錢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沒錢送他出國留學、更沒錢給他一筆豐厚的起步資金讓他自己創業,差距立現。
雖然海康威視在將來強大無比,但是在眼下,海康威視成軍還不到一年,他們根本不可能具備真正的遠見與自信,不可能認識到自己的將來會有多強大。如果海康威視的團隊,希望這個孩子最後平庸的碌碌無為,他可以不接受自己的建議,但如果他希望這孩子能夠成為人上人,唯一的機會就是把孩子過繼給自己,因為這些他滿足不了的,自己都能滿足。
為了讓鍾鑫華心甘情願,李牧直接戳出了他們最大的痛點:“你們現在缺錢搞研,更缺錢搞硬件,自己連生產前端攝像設備的能力都沒有,將來怎麼給用戶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如果一旦有競爭對手可以提供整套解決方案,你們拿什麼在市場防守?”
這確實戳中了海康威視最大的痛點,缺錢,而且是缺大錢!
李牧不提整套解決方案還好,一提這個概念,正好戳中了鍾鑫華心裏最鬱悶的一處。
整個海康威視都很希望能夠做成一個產業鏈,鍾鑫華做夢都希望,海康威視能夠有一家自己的攝像設備生產企業,但是眼下海康威視根本沒有能力涉及攝像設備的生產,這需要的資金成本太高,無論是海康威視還是5所都拿不出來。
正是因為沒錢玩硬件,海康威視當初才選擇了“編解碼技術”以及“後端儲存產品”這兩個研成本較低的領域意圖彎道車,但是馬力不足的車,起車來也不容易,油門踩到底、動機轟鳴,就是提不上,這種感覺很是痛苦。
李牧趁熱打鐵,:“如果海康威視願意接受並購,我給未來的新公司投兩億資金,這其中的一個億可以用來收購一家有一定實力的攝像設備生產企業,剩下的一個億給你們共同研,爭取搞出一套完善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出來!至於後麵的宣傳、銷售,你們完全不用操心,我會把我所有的資源都無條件導入進來,不算入估值。”
鍾鑫華心動了。
他心動的度,比李牧預想的要快得多,而且絲毫不加以掩飾。
鍾鑫華並非商人,也不是資本家,他是一個科研人員,雖然脫離了事業編製,但是這麼多年做科研工作的習慣沒有改變,他自己並沒有太高的利益追求,所有的追求,其實都在於希望能夠讓海康威視展得更好、能拿出更多行業領先的技術以及解決方案。
對於一個紮根科研的人來,充足的科研經費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今李牧給了一個解決方案,可以一口氣拿進上億的研資金,鍾鑫華已經恨不得立刻做主、答應李牧的要求了。
李牧從鍾鑫華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種別樣的狂熱,這種眼神,像極了當初自己看《絕命毒師》第三季第五集,當大毒梟gus帶老白來到他為其打造的製毒實驗室時,老白看到各種高規格製毒設備時的那種興奮與狂熱。
他堅信,像鍾鑫華這種人,就是後世社會中最為缺乏的所謂“匠人”,自己許諾他能賺多少錢的意義不大,許諾能給他多少錢、讓他專注於自己的研究、給他的研究帶來多大的改善與促進,這才是最能吸引與打動他的地方。
……
翌日一早,海康威視會議室。
鍾鑫華用激動不已的語氣對所有人:“這可是兩個億的現金啊同誌們!李牧了,這筆錢將以企業賬麵資金的形式,在合約簽訂之後的十個工作日內,直接彙到未來的牧野威視的賬上!也就是,隻要我們答應牧野威視的並購,我們將立刻從眼下幾百萬投資都拉不進來的局麵,轉變為賬麵上擁有兩億可用資金的土豪級企業,雖然我們的股份占比低了很多,但是兩億資金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