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SN團隊做夢也沒想到,牧野科技在這種情況下非但不趁熱打鐵、趕緊把《堂鎮》的流量導向YY,反而喪心病狂的給YY做了一次重大更新!
YY官方提前4個時宣布,將在次日淩晨發布YY00-v0版本,在此之前,YY的版本號是YY00-v,這次直接從v跳躍到v0,而不是v4,業內人士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要直接升級新版本,而不是一般的規模更新。
軟件版本的命名在行業內基本上有一套共同的方式,如果版本號裏有bea字樣,就代表這個版本的軟件是公開測試版,並未正式版;
如果版本號裏有字母v,這是單詞versin(版本)的縮寫,代表了這款軟件在該公司排序的版本號。
字母v後麵,一般墜有兩個數字和一個標點,如果是0,這證明這款軟件是第二版的原始版本,如果下一個新版本隻是在原始版本上進行範圍更新改動,但整體框架沒有太大的變化,那麼就以1來標注,證明這是第二版的第一次改版,則意味著這是第二版的第二次改版。
之前的YY00,更新到了v,這是因為繼上次重大更新之後,技術部門對產品進行了三次改版微調,有的是為了提升體驗,有的是為了改掉BUG,總之沒有大的變化。
一旦產品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版本號就會直接向前跨越一個數字,這意味著,軟件要進行跨代升級,直接進入到了一個全新時代。
所以,v之後,就不再有v4,直接以v0進行標注。
正是因為行業默認的行規,當某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對產品進行跨代升級的時候,業內同行便會對它格外關注,最明顯的便是蘋果的IS。
每一次IS跨代升級,都是全網關注的對象,甚至連蘋果都不會冒然發布,而是要放在蘋果的開發者大會上隆重推出。
IS9升級到IS10,這對整個行業來都是一件重大事項,但是如果IS101升級到IS10,這對業內人士來自然就沒有那麼重大的影響了。
所以,當牧野科技宣布即將推出YY00-v0的時候,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目光都被牧野科技所吸引。
不隻是微軟,在整個行業的眼中,牧野科技都有些瘋狂了。
如此頻繁的對產品進行重大升級,這從多個方麵,都犯了行業大忌。
第一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所有專注產品開發的互聯網企業,都遵循一個原則:越大的產品,以及用戶越多的產品,重大更新頻率就越低。
所謂產品的大,指的是產品的工程量以及開發所需的整體成本,一款大不足1B的外掛,自然屬於型產品,而一款操作係統,自然屬於大型產品。
對於型產品來,不斷的改進、更新是它們製勝的法寶,但是對於大型產品,幾年磨一劍也未嚐不可,就好像微軟的u操作係統,幾年時間才會進行一次更新升級,其他時間全部用於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現有產品的穩定與安全。
用戶多的產品也是一樣,用戶太多的話,牽一發則動全身,重大更新必須要慎重,首先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給用戶去熟悉上一代產品,其次還要確保用戶可以很快上手新一代產品,否則一次倉促更新有可能帶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用戶流失,或者是數千萬用戶友好度的暴跌。
第二點,對現階段的從業人員來,他們認為:重大更新往往意味著產品功能上的新突破,而產品功能本身就是一款產品成功的巨大依仗,除了瘋狂追趕的中型公司之外,在行業內有足夠地位與分量的大型公司一定要保障技術儲備,在領先地位的時候隻要沒有受到直接威脅,這時候應該做的是技術創新和技術積累,在一路領先的前提條件下還不停的狂踩油門,在互聯網行業裏並一定會把差距越拉越大,而是會因為展露太多,而被其他公司將差距越縮越。
不過,這兩點對李牧來,統統都是狗屁。
自己之所以能在00年的互聯網市場叱吒風雲,正是因為自己用的是016年的互聯網思維。
產品更新速度一定要足夠快,哪怕自己在絕對的領先地位也是一樣,不管對手是否追趕、怎麼追趕,自己需要做的,是用不斷的更新讓用戶粘度不斷提升,當用戶粘度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對手再強大也根本無所畏懼。
張曉龍的微信,10測試版本是在011年1月發布的,到了同年的10月1日,微信就發布了0版本,這其中,每一個版本都代表著重大的突破。
測試版的微信10,隻能發文字消息、圖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