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紮克伯格回想起自己“空手套白狼”的過程,再結合李牧今講述的這個故事,他心裏非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覺得有些羞愧,因為他知道,李牧肯定早就看穿了自己的伎倆,但是他卻沒有戳穿自己,反而一直在哈佛校方麵前幫自己圓謊,這其中的那份照顧之情,讓馬克·紮克伯格感動不已。
李牧在台上淡然自若的講了十幾分鍾,台下的哈佛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大學生、研究生們基本上已經被李牧徹底洗腦了,李牧的每一個字,在他們聽來都是有醍醐灌頂之用的真理,即便是給大家將一個調劑氣氛的笑話,也能蘊含這麼多的商業道理,讓人發自肺腑的驚歎不已。
而李牧的演講並沒有結束,這個對比爾·蓋茨略有調侃的段子,也隻是他拿來把控節奏的道具。
演講者對演講的把控,就像是導演對電影的把控,最重要便是節奏,不可一味的快,更不可一味的慢,任何一個牛逼的導演都是一個節奏把控的大師,能夠極好的掌握輕重緩急,完全調動起觀眾的情緒。
李牧眼看現場的氣氛輕鬆愉悅了不少,便接著道:“我昨剛到哈佛的時候,勞倫斯校長告訴我,他希望我能夠幫助哈佛的學生能夠盡快肩負起造福社會,以及造福人類的責任與重擔,我回答他一句話:對不起,我做不到。”
“原因就像我在開始的時候跟大家講的一樣,我不想跟大家聊一些分量太重的話題,分量過於重也就顯得過於空,所以我選擇跟大家聊一聊我的故事,希望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的故事,能夠給大家帶來某些啟發,如果不能,即便隻是博君一笑也不枉此行。”
到這裏,李牧的語氣忽然認真起來,收起了之前的笑容,開口道:“其實,在坐的每一個年輕人,以及這世界上每一個年輕人都是人類的希望,即便眼下還沒有到需要我們肩扛起世界與人類前途重擔的時刻、即便我們現在可能連自己都扛不起來,但這重擔早晚還是要落在我們的肩上。未來,戰勝癌症的可能是我們這一代;解決能源危機的可能是我們這一代;祛除饑餓與貧困的可能是我們這一代;摧毀世界、摧毀人類的可能也是我們這一代;時代的腳步一定會把我們推到各自不同的位置,而最關鍵的是我們是否能提前做好迎接這一切的準備。”
“至於如何做好迎接時代和命運的準備,我覺得首先要在今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路可以走,但對於現在的大多數尚在校園裏的年輕人來,大家都還沒有為自己將來的人生擬定一個真正積極且有長久意義的目標。”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積極且有長久意義的目標,在我看來,真正的積極與長久意義,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心懷他人。不管他人在你的心目中到底占多大比重,心中一定要有。否則所有的目標都會變得極端自私,社會也會因此而變得極端自私,自私一旦形成風氣,會潛移默化的改變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隻聚焦於自己的私利、讓每一個人眼裏都隻有自己,也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更浮躁也更冷漠。”
“而建立一個積極的目標,並且積極朝著這個目標進發,不僅可以帶給我們許多額外的正能量,還會讓我們在努力創造奇跡的同時,將生活變得更有意義,而當你真正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踏上了一條永無止境的成長之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下去,你將得到你自己都不曾想象過的收獲。”
“我在創業之初的目標,隻是希望賺些快錢來解決自己的大學學費,同時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當我真正實現了這個目標的時候,我便自然而然的有了一個新目標,希望能夠在互聯網行業裏折騰出一點的波瀾。”
“再看現在,我的目標已經不再是賺錢,也不再是渴望在行業裏打出知名度,而是致力於通過互聯網,把整個華夏的年輕人連接起來、再把他們與整個世界連接起來,最終再將整個世界連接起來,就在我來美國之前,這個目標的第一步已經實現,眼下幾乎每一個華夏的互聯網用戶都有不止一個YY號,他們通過YY可以與更多的人交流、溝通、互動以及分享,YY真的將他們彼此緊密的連接起來、在他們中間形成了一道道錯綜複雜的人脈網。”
“而現在,為了這個目標的第二步,我們懷著惶恐的心情,不遠萬裏把YY帶到美國來、帶到這個互聯網誕生地,為的不止是要在互聯網的誕生地證明自己的價值,更希望能夠讓華夏的年輕人擁有一個與西方年輕人聯係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