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F那種沒什麼技術含量、隻靠四位機械密碼鎖的共享單車之外,其他的共享單車例如摩拜,基本上全都是采用具備了聯網功能以及定位功能的智能鎖。
這種智能鎖雖然在016年前後才在共享單車上誕生,但它的產品邏輯其實非常簡單,基本和李牧剛才的邏輯一樣,首先有一個GPS模塊用來實時定位,這樣用戶就可以看到附近共享單車的位置,公司也可以監控每一輛單車的實際位置以及行駛路線;
然後是GS模塊,這是單車接入互聯網的核心部門,GS通過移動運營商的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傳遞用戶開鎖請求、服務器開鎖指令、GPS信號以及用戶鎖閉信號;
單片機和繼電器相互配合,鎖閉狀態下,單片機控製繼電器就可以在瞬間打開車鎖;
最後,每一輛共享單車上都有一個固定的二維碼,其實就是一個ID而已,智能手機時代,掃碼解鎖自然是最簡單的,但是如果放在現在,用發短信的方式就可以代替,所以根本不需要智能手機的參與。
正常容量的鋰電池,應對這樣簡單的設備功耗非常低,不過再低的功耗也有耗盡電量的時候,所以放大到整車製造的話,還需要額外增加一套微型發電係統,用戶在騎行時,或者在刹車製動時,會帶動微型發電機為鋰電池充電,這樣一來,基本上就可以確保共享單車的智能鎖不需要人工充電,可以無限期的待機下去。
方旭東對技術方麵的問題十分敏銳,他雖然沒見過共享單車,但是他聽懂了李牧所的全套邏輯,對他來,李牧這種馬行空的創意,真是讓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
待大家從震驚和興奮中回過神來之後,李牧又道:“我剛才的例子,增加了一個受單片機控製的繼電器,這樣繼電器在接到指令的那一刻,就會立刻工作給車解鎖,也就是,這套係統具備了實際通過互聯網絡來進行某種實際操作的能力,這就是我的更深入一些的物聯網,不僅能讓物品聯入互聯網,還能通過互聯網對物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控製。”
到這裏,李牧又道:“你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生產一萬輛這樣的自行車丟在燕京街頭,讓我們的用戶可以隨便騎,這種模式你們覺得怎麼樣?”
大家的表情從剛才的驚喜,一下子又變成了麵麵相覷,他們不明白,李牧為什麼要在街上弄一萬輛自行車,這裏麵到底有什麼意義?而且這種“物聯網”自行車,造價怕是不低,光是一套GPS+GS+單片機和繼電器、鋰電池的控製模塊,怕是就得不少錢,在當下造價肯定在四位數。
李牧眼看幾人麵露疑惑,本想跟他們解釋一下共享單車的玩法,但仔細想想還是放棄了,共享單車的模式太超前,而且這種靠用戶押金玩資本遊戲的操作模式也有很大的風險,現在因為移動設備的發展還有很大製約,所以沒到上馬共享單車的時機,現在跟他們解釋也很難讓他們明白,解釋的太透反而有可能提前催生出意外的畸形產物,於是李牧便擺了擺手,道:“我隻是簡單做個比喻,這套硬件如果我們做熟了,未來可以利用的空間很大。”
罷,李牧又道:“我再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把GS模塊以及單片機模塊、繼電器模塊做成熟,我們就可以把它應用在許多生活中的領域,比如我們可以用它造出一個可以通過遙控來控製開關的插座,用戶隻需要在手機裏給這個GS模塊發送一條指令,就可以控製繼電器打開電源,插座送電,同樣,用戶也隻需要一條指令,就可以讓繼電器關閉,也就可以讓插座停止送電,這樣一來,就可以遠程控製家電的開關了,把插座接到熱水器上,就可以在回家之前發個短信,讓熱水器燒水,把它接在電飯煲上,走的時候把米和水放好,回家之前發個短信讓它啟動,回到家就有一鍋香噴噴的米飯等著你,把它接到燈光上,就可以讓它自動打開或者關閉……”
“我剛才所的,還隻是最基本的基於GS數據以及短信功能的功能,如果我們把這套設備接入P端,你們想一想會發生多少變化,我們可以在P上增加各種直觀可視的操作界麵,例如智能家居,所有的家電開關全部連接入網並且在P端進行編輯;”
“如果我們再在我們的硬件端增加一個具備學習功能的紅外發射器,這樣就可以通過電腦控製家裏所有的家電,可以遠程通過網絡開空調並且設定溫度、可以開電視,可以遙控窗簾、燈光、音響等等等等;”
“如果我們再加入一個溫濕度感應器,就可以讓用戶隨時知曉自己家裏的溫度、濕度,如果我們再加入一個煙霧以及燃氣報警器,一旦家裏有煙霧或者燃氣泄露,就可以立刻給用戶發送報警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