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73 章找到了王鯤鵬(1 / 2)

灰蒙蒙的天,恰如人沉悶尋不見光的心。

季洋一路往鄉下開,還時不時地留心身後有沒有跟蹤自己的車,真弄得跟拍警匪片兒似的。

他不知道警方對王鯤鵬的事掌握多少,但既然能確定王鯤鵬是主犯,顯然在“走貨”的這一路,都是盯著的,甚至更早。如果是在更早的時候就盯上了王鯤鵬這條線,知道他和王鯤鵬關係最好,在找不到王鯤鵬的情況下,盯著他也有可能。

當然這種“更早”的情況,本身就是不容易出現的。

鯤鵬之前從未插手家裏的生意,警方就算早就盯上了他家的“公司”,也不會在他這個人身上花費太多心思。盯著這樣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還不如隨便盯著哪一個小弟來得實在。

鯤鵬的爺爺奶奶在他爸十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壓根兒就沒見過他爺他奶,但對這老房子倒是熟悉。小時候他爸沒時間管他,一放暑假,就把他送到鄉下來,讓他姑姑照顧他。他這人吧,其實挺獨挺事兒的,受不了他姑姑家一家子的農村習氣,就自己搬到他爺爺奶奶家的老宅子住,隻到他姑姑家吃飯。反正離得也不遠,日子過得倒也滋潤。

再大一些,他會坐大巴車了,也就時常來找鯤鵬玩兒。不去練跆拳道的時候,倆人兒能一氣兒在鄉下混十幾天。那時候姥爺還在世,因為他在這兒,姥爺時常也會開車帶姥姥過來,住幾天。一來二去的,倒是把這原本有些破敗的農家小院兒置辦得挺有聲色。以至於在他們十三四歲以後,這裏就不是一個流放的地兒,反而是個度假之所了。

除了上廁所不方便之外,哪裏對小孩子來說,都是天堂。

越是近了,小時候和鯤鵬在這邊玩兒的一切,就越是清晰……其實那時候,鯤鵬對他的心思就已經顯露了些啊!

每次他來,都能看到鯤鵬搬個小板凳兒,坐在院門口兒看著路。好像一天就那一個姿勢,跟自閉症兒童似的。見著他,又特麼像忽然得了多動症,頓時活蹦亂跳。

有一次鯤鵬小姑和他說,“鯤鵬每天都坐在院門口兒等你,你就常來看看他嘛!再不然,就說準了哪天來、哪天不來,這樣他心裏有個譜兒,也不至於天天坐在院門口兒傻等。”

他真傻。

那時候就笑話鯤鵬,說你咋跟個大姑娘等情郎似的?天天站在村頭兒盼?

那時候,怎麼就沒明白鯤鵬對他的這種依賴,已經超乎於朋友了呢?

十三四歲的小少年,正是懵懵懂懂萌生“喜歡”的時候。

每次他回市裏上課,鯤鵬都要送他好遠。其實每次鯤鵬都想跟著,但那時候年紀小嘛,自己沒什麼賺錢的營生,他爸給他的那點兒錢,實在不夠他來來回回坐大巴的。

鯤鵬就這麼自己一個人兒啊,每天等他盼他,好不容易把他盼來了,沒過幾天,又要送他走,然後繼續盼……

好像那時候的相處,就已經預示了一生。

年紀越大,鯤鵬藏得越深。可心裏,應該始終如同小時候那般,偷偷念著、偷偷想著吧!

畢竟每次見麵,鯤鵬的眼中,都帶著狂喜。

小村距離市裏可不近,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雖然不算落後,但卻十足偏僻,因著出行不便,大多數稍有本事的人,都進市裏務工去了。剩下的多是四十歲以上不願意折騰的人,就守著自家的這一畝三分地,安穩度日。

鯤鵬的小姑和姑父早在五年前就去市裏生活了,鯤鵬沒人兒管,反而更願意來這兒。這裏對鯤鵬來說,絕對是一個可以安靜療傷的地方——但,這隻是針對以前而言。

現在,這裏卻是個十足危險的、不亞於虎口的地方。

因為村民們都認識他。

就在剛剛等紅燈的時候,警方的正式通緝令已經發出。一張不算清晰的照片裏,卻是清清楚楚地照出了鯤鵬的側臉。

隻要是和鯤鵬相熟的人,一眼就能認出這側臉是誰。

而村民們幾乎年年夏天都能看到鯤鵬,對鯤鵬的側臉,自然也是極其熟悉的。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消息的流通,在他們這並不算落後的地區,已經沒什麼城鄉之分了。去年夏天回來的時候,李爺爺還用微信和大孫子視頻聊天兒呢!

所以如果鯤鵬真的回到了小村,一旦有村民看到新聞上發布的帶照片的正式通緝令……後果不堪設想。

估計不到半個小時,他的手機就要被鯤鵬的朋友們給打爆了。已經到了小村村口兒,季洋索性關了機。直奔村西老宅子而去。

車停在門口兒,隻見鐵門緊掩著,一個斑駁的大鐵鎖頭牢牢掛著,一看就是好久沒有人出入的樣子。

紅磚砌的規整院牆並不高,隻到季洋的肩膀。季洋伸著脖子往裏看,兩間小瓦房的兩個窗戶上都拉著窗簾兒,房門緊閉,門上的小鎖頭也是鎖得嚴嚴實實的,根本不是有人居住的樣兒。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