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們要打造計算機工業園(2 / 2)

所以我劃的麵積不是大了,而是小了!光是我們自己的廠,就需要這麼大的麵積才能容納得下。

若是再將關聯企業,也安排過來,那麼這個麵積,至少還要擴大數倍!”

於淼啞口無言。

要是中華製造真是按未來計算機工業園的規模,來占地,那這個麵積還真不能說大。就像白雲天所說,把相關配套企業也囊括進去的話,事實上這個規模還小了,而且是小很多。

“你們的研發,真的有信心能成功嗎?”葛書記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將鋼筆擰上了筆帽,靜靜地聽著雙方爭執,這是忽然開口,用嘶啞的嗓音問道。

白雲天毫不猶豫:“我以我的專業知識保證,一定能成功!”

葛書記若有所思,低下頭思索起來。

看到他親自出馬了,於淼立即收回辯論的架勢,安安靜靜地站著,不敢影響他思考。

所有人都戛然而止,等待他的決斷。

“你們研究的項目,能達到什麼水平?不說和美國、日本比,能達到韓國的水平嗎?”葛書記想了很久,方才抬起頭,用渾濁的目光盯著白雲天,平靜地問道。

白雲天沒有躲閃,直視著他,咬字清楚地回答道:“我們不敢說一定能達到美國、日本的高度,但絕對有信心在初期就達到與韓國相當的半導體製造水平,然後用兩到三年,超過它!”

韓國的半導體工業起始於六十年代中期。

最開始是美國的人工開始變高,美國半導體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將組裝轉往韓國。此後日本緊隨而來,在韓國龜尾工業園修建了封裝、測試廠,啟動了韓國的半導體製造業。

七十年代,韓國政府大力扶持發展本國半導體製造業,頒布了六年計劃,陸續從美國、日本獲得了許多半導體技術,培養了大批本國半導體人才。

到八十年代初,三星、現代、樂喜、大宇等公司先後問世,昭示著韓國半導體工業已經初具規模。

通過為IBM、TI、英特爾等企業OEM代工,韓國半導體企業引進了大批先進設備,獲得了較為全麵的生產能力。從內存研發、製造入手,開始走上世界舞台。

到八十年代,憑借著較為低廉的成本,韓國已經取代日本,壟斷了計算機內存供應。

白雲天並不打算一開始,就拿出與英特爾同等級的產品,那太招搖了,也無法說明技術來源。

而韓國的半導體製造業,則是一個合適的比較對象。

他準備初期可以拿出與之相當、甚至略低一點的半導體產品,然後不斷投入研發,給外人造成中華製造不遺餘力,經過兩三年的“苦苦追趕”,終於趕超對手的假象。

葛書記與他對視良久,微微點了點頭,低下頭,擰開筆帽,又看起文件來。

至於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並未流露出絲毫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