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六醒來,已經在一間明亮的屋子裏了,旁邊坐著師父和方丈,師父表情嚴肅,方丈卻仍是微笑,他看著小六,慢慢講了一段故事。
原來這香積寺素來香火旺盛,但也時常引來盜賊,為了防盜,多年前,方丈命人修築了這個堅固無比的石室,石室四麵密閉,隻有一扇石門可以進出,石門配以巨鎖,唯一的一把鑰匙由方丈親自保管。這石室在建造時還頗費了一番苦心,石門一旦關上,就自動上鎖,隻能從外麵開鎖進入,這樣即便賊人進入石門,隻要他關上了門就無法逃脫。本來以為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誰料千防萬防,家賊難防,三十年前,竟有一個小沙彌,趁方丈外出講禪,半夜偷出鑰匙,打開石門潛入密室,卻被困在石室中,方丈回來發現鑰匙被盜已經是三天以後了,他透過小孔看到那小沙彌已經昏死在石室中。方丈怕出人命,命人砸鎖救人,可費了半天工夫都沒砸開巨鎖。
也是那小沙彌命不該絕,當時恰好滄州城有名的開鎖師傅王一康來香積寺祈願,聽聞此事連忙趕來幫忙。救出小沙彌後,方丈為了表示感謝,拿出銀錢作為酬謝,可王師傅不僅分文不收,還讓方丈為了安全,重新換一把鎖。可方丈還是決定不換鎖,而且為了防止鑰匙再次被盜,幹脆把僅有的一把鑰匙也故意丟在密室之中,反正已有能開此鎖之人了。
再說那個小沙彌,從鬼門關裏走了一遭,也算是大悟了,可是寺廟有規矩,他還是被逐出了廟門。小沙彌本就是個孤兒,王一康看他可憐,又見他是真心悔悟,於是就收他為義子,取名繼業。王繼業跟著王一康學藝二十年,得到了他的真傳。十年前,王一康去世,臨終前告誡王繼業:“學藝先修德。”
不久,王繼業也收了一名徒弟,這就是小六。小六聰慧異常,是一塊好料,就是鬼點子多,心不實。王繼業怕他有了這門手藝卻不走正道,反而為害一方,為這事,王繼業沒少操心。
再說這香積寺裏的密室,自從三十年前再次鎖上,就再也沒有人打開過,一年一年的香火錢從密室頂上的小洞投下去,積攢下來,因此才有了滿地的銀錢。今年天下大旱,百姓顆粒無收,政府的賑災糧又不夠,所以方丈決定打開密室,將裏麵的銀錢全部取出,救濟天下蒼生,這才寫信給小六的師父王繼業,讓他前來開鎖。接到方丈的信,王繼業想,正好借這個機會,試一試小六,借開鎖之名,看看他的心術正不正,這才有了上麵的故事。
聽到這裏,小六不禁淚流滿麵。
最後,王師傅語重心長地對小六說:“開鎖這一行,和別的行當不一樣,你開得了金鎖、銀鎖、銅鎖、鐵鎖,還得開得了心鎖。經此一劫倒也是好事,你可以正式出師了。”
(發稿編輯:曹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