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高矮胖瘦來
“我覺得我們學校越來越不負責了!”我甩下書包就衝老爸抱怨。
“人說話也是要負責的啊。”老爸提醒我,“怎麼隨便就批評學校呢?”
“不是我隨便批評。”我解釋道,“學校想知道在一個學期裏同學們每月身高體重的變化,結果您猜怎麼著?每班就選了10個人!居然還沒有我!”
“我看你不滿主要是因為沒選中你吧?”老爸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要是有你,恐怕你就不會這麼怒氣衝天了。”
被人看穿了心思,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還是爭辯道:“誰說的!照我的意思,應該每人都查一下!”
“從學校的做法來看,可能不是要了解每一名同學身高和體重的變化情況。”老爸分析說,“可能是某個科研機構想要了解少年兒童身體指標的變化,需要一些具體數據,所以才抽樣調查了一部分同學。”
“抽樣?什麼叫抽樣?”我有些奇怪,“為什麼不全部調查?”
“因為全部調查不現實啊。”老爸認真起來,“就算調查了全校,也不能覆蓋全市同齡學生的情況;就算調查了全市,也不能覆蓋全國同齡學生的情況;就算調查了全國,也不能覆蓋全球同齡學生的情況。在這種工程浩大的情況下,就沒法一個個調查,隻能進行抽樣―抽樣的意思,就是抽取一定的樣本作為代表來進行研究。”
“您說得還真有道理。”我點點頭,“別說一個個調查不現實,就是時間也不允許。”
“不光是數量和時間受限製時才需要抽樣調查,還有一種情況―”老爸先是肯定了我的說法,接著又說出另外一種情況,“比如檢查炮彈的質量,總不能檢查一顆就射擊一顆,這樣檢查完了,炮彈也用完了,檢查了也沒用。所以也隻能抽樣檢查。”
“您這個例子讓我想起那個傻孩子買火柴的故事。”我笑著說道,“他為了知道是不是每根火柴都能劃著,就一根一根地試著劃,結果把一盒火柴全劃了一遍。”
“他就不懂抽樣啊。”老爸微笑地看著我,我隻得馬上轉換了話題。
“就算不能每個都試,那是不是抽樣越多結果越精確啊?”
“那當然了。”老爸點頭同意,“不過有時候不需要結果太精確。比如你說的這次調查,科研機構可能就是想了解一下少年兒童年齡與發育的大致情況,不需要非常精細,樣本也就不需要太多。”
“那這抽樣具體怎麼抽啊?”我問道,“就像抽簽一樣?”
“意思差不多,一般是隨機抽取,也就是隨便選取樣本,但要盡量保證公正。”老爸特別指出,“比如你要調查某年齡段學生的身高,就不能專門選特別高或特別矮的學生做樣本,這樣會影響結果。”
“那抽樣結果又能說明什麼呢?”我繼續追問。
“抽樣結果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的。”老爸想了想說道,“舉例來說吧,可以根據抽樣結果做出曲線圖來,讓人一目了然地看清各種數據的分布情況。一般來說,正態分布是一種最常見的分布……”
“正什麼分布?”我沒聽清.
“正態分布。”老爸邊說邊畫出一個曲線草圖,“就是這樣的分布。生活中很多情況都服從這一分布,比如某年齡段學生的身高啦體重啦什麼的。”
“看不明白。”我看著草圖搖了搖頭。
“很簡單的。”老爸指著草圖解釋,“橫坐標是身高,縱坐標是數量;這個圖就說明,在某年齡段學生中,身高很矮和很高的學生都很少,而中等身材的學生卻非常多。”
“啊,這下我明白了!”我連忙指著那個正態分布圖補充,“假如橫坐標是體重的話,也就說明,在某年齡段學生中,體重很輕和很重的學生都很少,而中等體重的學生卻非常多。”
“不錯!”老爸讚許道。
“其實不用某年齡段,就是整個社會,也是這樣的―特別高、特別矮、特別胖、特別瘦的人都不多,而中等身材和體型的人卻占大多數。”
“看來是真明白了。”老媽正好聽到我和老爸談話的後半截,誇獎了我一句。
“那為什麼我們家卻是高個比矮個多,有兩個高個和一個矮個?”我故意問道。
“那是因為―”老媽一字一句地說道,“你選取的樣本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