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傳奇 第九章 悍鷹摔龜 龜殼藏功(1 / 3)

話說鄱湖老祖一行眾人駕著渡船一路行進,本想從洪州上岸北進突厥,但見洪州碼頭官兵盤查得很嚴格,隻好放棄上岸,繼續走水路。從湖口入長江到武漢,轉入漢江一直北上,來到秦嶺腳下,再走數裏,就進入一個大峽穀,映入眼簾的是乳白色的霧,從峽穀中一團一團的溢出,緩緩地漫上山坡,散成一片輕柔的薄沙。飄飄忽忽地籠罩著整個大峽穀。山坡青黃相間,錯落有致,消失在迷霧之中,遠方迷迷糊糊很難看清楚。此處似乎少有人煙,隻有荒涼的、濕漉漉的霧。想必已經是到了漢江的源頭,若再往上遊,江豬就得擱淺。鄱湖老祖環顧地形,見一地段地勢比較平緩,於是帶著眾人棄舟上岸。

此時已近黃昏。眾人在岸邊的一個巨石下休息,吃著些幹糧,鄱湖老祖拿著些生肉正要去喂江豬,卻嗅到一股腥臭的味道,鄱湖老祖嗅了嗅手中的生肉,腥臭並不是他手中肉所發出的。老祖將生肉扔進水中,江豬立馬歡快地吃了起來,激起水花無數。老祖就想,這股腥臭是什麼呢?於是繞著巨石四周察看,發現巨石四周有許多烏龜殼,腥臭就是從這些龜殼上發出的。老祖有些奇怪,這些烏龜怎麼都死在這呢?正在思量的時候,天空突然傳來幾聲嘶叫聲。老祖抬頭一望,發現幾隻鷹在天空盤旋,其中一隻老鷹的爪下似乎還抓著東西,突然,那爪下的東西掉了下來,老祖趕忙拽開還在巨石上坐著的夫人,就見“砰”的一聲,一個石頭一樣的東西砸在巨石頭上,滾落下來。老祖定情意一看,這才發現摔下來的是一隻巨龜。接著那隻鷹俯衝而下,一把按住了那隻烏龜,但見這隻老鷹站在那比人還高,身形巨大,爪鉤鋒利。隻見它扒開龜殼,啄下龜肉,狼吞虎咽。接著又有幾隻稍小一點的鷹也飛了下來,先前那隻老鷹就將啄下的龜肉喂給那幾隻雛鷹。原來是老鷹在教小鷹如何吃烏龜。老鷹一家吃完龜肉飛走了。

老祖走近烏龜察看,烏龜的肉已經被吃光了,隻剩下一個空殼,烏龜的頭部還有一隻眼睛,老祖看見這隻眼睛裏似乎有淚光,老祖凝視著這淚光,他從這隻淚光裏看見了大海,看見了龍宮,看見了蝦兵蟹將被一隻猴子打敗,這隻猴子逼著東海龍王交出定海神針。猴子在拿到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之後,興奮地喊:“小,小,小”。那金箍棒就變成了一根繡花針般的。猴子為試掌中針的鋒利,抓住一隻海龜,就在龜背上刻寫了一篇“無為心法”。一會猴子又興奮地喊:“大,大,大”。如意金箍棒一會就大如棍棒,這時海龜趁猴子不備,用力掙脫後轉身而逃,猴子一急便使出了一套棍法。棍棒帶動的水流如刀一樣,海龜的貝殼上就這樣被刻錄上了這些棍法……猴子看著海龜那個狼狽相,哈哈大笑,將金箍棒變小放進耳道,衝出大海走了。海龜驚魂未定,饒幸撿回性命。接著就見這隻海龜修橋補路,行善積德,日複一日……再就看見這海龜翻山越嶺,來到一個佛神像前殷誠問道:“我佛慈悲,今有一事不解。特來問佛。”佛像曰:“施主何事不解?”海龜說:“我比大聖早生五百年。他大鬧天庭,屢犯天規,被壓五指山下五百年啥也沒做,如今他都成佛了。而我遵規守紀、廣行善義、吃齋念佛一千多年,怎麼還沒有得道呢?”佛像說:“不舍肉體,何以得道?……”於是就見這隻海龜臥身這塊巨石,被老鷹抓起、摔下、啄吃……

老祖恍然記起:從臨死人的雙眼裏,一隻可以看到今生,另一隻可以看到來世的這個傳聞。於是撥轉海龜,想從它的另一隻眼裏看看這隻海龜的來世。但這隻海龜就隻剩下一隻眼睛,它的那隻眼睛已經被老鷹吃了……

老祖練起龜殼,放置於船上。夫人不解,問道:“這烏龜隻剩龜殼,留有何用?”老祖說:“夫人,我們當下要翻越秦嶺,你一個婦道人家也不便攀山,我想你還是駕船回去吧。這烏龜殼你帶回去交由廟生英子,讓他們碾磨成粉,等我回去後可以調配成上好的刀創藥。”

夫人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老祖的吩咐又不好違背。遲遲疑疑地踏上了船。轉身說道:“夫君可要小心。保重身體,我在家等著你平安回來!”說罷,兩行清淚不覺掛於麵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