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29話 戰鬥伊始(1 / 3)

“有一點要牢記——任何計劃中的最大漏洞,就是假設自己知道得比敵人多。而所謂謀略的要領就是:迫使對方作出有利於己方的行為。”——引自蔣·特迪的《天下在第一次星際戰爭初期的廢話錄》

※※※

馬戲團的誕生不過是最近一千年的事情。

在此之前,銀河係的政局雖不能說是混亂的,至少也是曖mei不清的。馬凱人的北銀河自由聯盟與艾斯霍因人為的13國同盟都有幾萬年的曆史了,這兩家老牌組織衝突不斷,雙方在軍事與政治上都是處於一種對抗狀態。

地球聯邦相對而言是一個新興起的組織,畢竟人類正式邁入星際曆史舞台也不過區區3萬年的時間。但作為一個新興政體,地球聯邦的發展顯得更為迅速——人類的野心與政治才能確實難以估量。由於實行多種族和平自治的策略,地球聯邦受到了其他相對比較弱小,又受到前邊兩家排斥種族的擁護。很快的,隻用了5000年的時間,地球聯邦就成長為了一個可以同之前兩家抗衡的政治組織。

星際政治可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所謂尾大不掉,一個政體如果過於龐大就會滋生出效率低下;但弱小的政體本身也就缺乏實力。所以馬凱人與艾斯霍因人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地球聯邦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成長起來。他們僅僅是要維護自身內部的穩定就已經是費盡力氣了,根本無法對外出兵。

很快銀河係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

表麵上銀河係處於一個相對而言較平穩的狀態,但實際上不安的亂流已經在其間滋長。各個聯邦之間的矛盾,各個聯邦內部的矛盾都在日益加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而銀河係已經有數萬年沒有較大的戰爭了,最多是些局部的小摩擦,小政變一類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正日漸累計,如同水壩裏的水位一樣慢慢高漲,一旦爆發出來將有勢不可擋的威力。

遺憾的是銀河係裏沒有人可以遇見到一場史無前列的星際戰爭即將爆發,數十個種族,數萬億生命將牽扯其中。戰爭將持續上千年,而當其塵埃落定之後,銀河係的政局將會重組,不再有大的政治集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的寡頭政權。他們之間彼此合作,相互競爭,銀河係將開始往新的方向前進。

然而戰爭遺留的問題卻不是那麼容易散去,上百萬的星球將遭受滅頂之災。科技退步,民不聊生,銀河係要花費上萬年時間才能恢複元氣,然後新的不安因素又將開始累積。

盛極必衰,就是發展的道理。

然而有些人正饒有興致的注視著事態的發展。

伊甸的家夥們早就看到了銀河係的發展規律,他們甚至還以次打賭,看是誰最後的推算結果最為精確。從大戰爆發的準確時間,到某次事件導致的必然轉折,甚至是某個即將出現的英雄的可能種族無一不賭。這幾個家夥存在的時間確實太長久了,宇宙裏所有的文明在他們眼裏不過是浮雲一般。東方三國在他們的調教下沒有類似銀河係的危險,因為在不安定因素還遠沒能累積到致命能量的時候就已經被排除掉了。銀河係的戰局也不會波及到仙女星雲來,必要的時候隻需要炸掉星河就能切斷同銀河係的一切聯係。所以伊甸的家夥們樂得作壁上觀。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東方三國也麵臨著同樣的命運那又如何呢?對與老板們也不會有直接損害,畢竟這個宇宙裏隻有寥寥數種東西能夠威脅到他們。

那些低等生命間爆發的戰爭,對於他們*罷了。

可最後事情竟然出現了轉機,在大戰還有三百年就要爆發的時候,發生了一係列人為幹涉的痕跡。

首先是兩次局部規模的戰爭,分別爆發於北銀河自由聯盟和13國同盟內部。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兵變還好一點。因為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僅僅涉及到數百個星球和數億人。但這兩場戰爭卻從根本上改變了局勢。

就如同為了拯救病人而實行的外科手術一樣,將致命腫瘤裏的膿液放了出來。

然後就是一係列政變,手段極為巧妙,將人們累計的不滿與矛盾行之有效的解決了。之後銀河係便提前進入了穩定期。

可這時有人開始流汗了。

伊甸的家夥們一眼就看出了變化的模式,並且這種模式與他們推算出的最佳方案誤差不超過5%,也就是說即使讓他們來做也隻能是這樣而已。

於是他們開始驚慌——已知宇宙中出現了足以同他們抗衡的力量,而他們卻一無所知。

調查隨即展開,帕格尼尼馬戲團也在陣陣迷霧中浮出水麵。這個組織由強大的戰鬥力,優異的領導能力以及完美的策劃能力構成。也就是說,對於伊甸這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而威脅必須被排除。

通過觀察東方三國的運作方式,馬戲團也應該很容易就能覺察到伊甸的存在,可他們沒有做出任何表示。既沒有派出使節也沒有表示敵對。

但是意向不明的就應當視為敵人。

戰爭的第一步是搜集情報,沒有人能贏過他不了解的東西。可以說,從知道馬戲團的存在開始,伊甸與馬戲團的戰鬥就開始了。伊甸無時無刻不試圖找出馬戲團都有哪些人,以及他們想做什麼,他們如何做到那些事。還有就是,自己應該怎麼做。

馬戲團太小看伊甸了,他們似乎愚蠢的相信伊甸根本無法察覺他們的存在。

現在就是他們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的時候。

※※※

中央大學是麗星上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這座占地12000畝的大學城裏應有盡有。由於有農學係,甚至連食物都可以自給自足。核發電站由本校機械工程係的學生提供服務。這裏的立體電影院有時還會上映的本校影視係學生的實驗性作品。麗星周圍至少有一打星係的居民以能去中央大學深造為榮。

23歲的詹姆斯·傑帕德是中央大學影視係6年級的學生。他是個做作浮誇的年輕人,以放蕩不羈著稱。普遍的說法是像他那樣的家夥能讀到6年級,完全是依靠他的裙帶關係的緣故。

巴特拉·傑帕德將軍是地球聯邦駐東8區最高長官,而麗星正好位於東8區的中心位置,與地球聯邦東8區指揮部相隔僅僅兩個星係。而現年72歲的巴特拉·傑帕德將軍正是詹姆斯的爺爺,而他的兒子,也就是詹姆斯的父親肯尼·傑帕德則是中央大學的著名政治學教授,以非凡的學術成就在他的行業裏倍受人們尊重。

父親與爺爺都是優秀傑出的人物,而孫子卻是個浪子,這正是“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語的又一次有力證明。

熟悉這個家庭的人大概都會認為爺爺是龍,父親是虎而孫子是犬吧。可又有幾個人知道表麵上風光無限的傑帕德將軍卻要受到馬戲團在東8區第一代理人的管轄。

馬戲團在每個星區的第一代理人如同他的名字一樣,是那裏真正意義上的最高長官。通常每個星區的第一代理人都有各自的綽號,在東8區這個代理人被稱做“上校”,任期10到25年不等。在傑帕德將軍的一生中,東8區的上校已經換三屆,全是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對於將軍來說,他並不知道“上校”究竟是誰,他隻是從上任那天起就被告知自己必須服從他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