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棍班”的正副班長【1】
--------------------------------------------------------------------------------
1977年春天也是我們學校的春天,學校調來一位新校長,姓黃。
他原是局裏的幹部,四十多歲,年富力強,工作極有頗力。
老校長調到局裏,負責*之後恢複高考的組織工作。我亦被臨時借調到招生辦公室,參與高考語文學科的閱卷。
閱卷工作結束,黃校長對我說:“我初來乍到,學校的許多事情還需大家群策群力。”
我問:“您想讓我幹些什麼呢?”
他說:“當務之急是整理學校的辦學環境。我想就由你來負責這件事,怎麼樣?”
當時,*剛剛結束,人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兒。黃校長一聲令下,全校師生齊行動。立即形成“抓綱治校、自力更生”的熱潮。清理垃圾、粉刷教室、平墊操場、修補殘牆斷壁,還蓋起了幾處新建築。幾個月的功夫,學校麵貌大變。
這年暑假,初中畢業生部分留城分配工作,部分升入中專技校,餘下的全部升入高中。這是我校首設高中部,高一新生共有十八個教學班,九百多人。黃校長任命我和另一老師為這個年級的年級隊長。
當時多數學生家長都希望孩子早些工作,或升入中專技校學些專業技能,都知道高中畢業能考上大學者寥寥無幾,所以上高中實屬無奈。
一年下來終於發現,刻苦學習的是真刻苦,不學的是真不學。
也不能怪學生不學,這屆學生剛上小學就是*,十年過來,幾乎沒正式上過文化課,水平參差不齊,個別學生基礎太差。最令人頭疼的是每班都有幾個挑皮搗蛋的。他們不學,還嚴重幹擾教學秩序。學生之間打架的、頂撞老師的、擾亂課堂紀律的,每天都會發生,每天都有人被老師趕出教室。被趕出教室的這些遊兵散勇們並不老實,也不回家,在樓道裏跑上跑下,大呼小叫。政教處更是焦頭爛額,天天處理大小違紀事件、忙於排解各種糾紛。怎麼辦?
高二新學期尚未開學,便召集幾位主任、年級隊長研究這個問題。
黃校長拿出一張報紙:“我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以借鑒。”
什麼辦法?
報上一篇文章介紹南方某校將學生分為快班、中班、慢班:文化課基礎好的學生進快班學習,基礎太差的進慢班,一般學生進中班。分類施教,使教學更有針對性,讓教師的教學更接近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
校長說:“不妨一試。”
於是,搞了一次全年級的測評考試,根據測評成績加上平時表現,重新編班。將十八個班分為快班四個、慢班兩個,其餘十二個班為中班。兩個慢班男女生各編一班,其餘為男女生混合編班。我們兩位年級隊長也分了工:那位是BJ師範大學畢業的,教學水平甚高,黃校長讓他負責四個快班,讓他在高考中能有所作為。讓我負責十二個中班和兩個慢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