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臨陣(1 / 2)

兩月來在鵷雛循序漸進的調教下,撇去對劍氣的理解及運用,力量及精神力方麵都有了實質性的進步。

先前獲得沾風靴,他有陷入過‘悟’的奇妙境界,對此事他特意問過鵷雛,後者是這樣解釋的。

無論武玄,最終會憑靠天地間的本源力量來提升自己,‘悟’的過程正是領悟天地本源力量的唯一途徑。

天地間的本源力量多不勝數,以先前方嶼所‘悟’為例,便是風的力量,不過實力決定待遇,方嶼哪怕有機緣運氣去‘悟’,因實力低微,所領悟出的力量連皮毛都比之不上。

鵷雛對他如今的武玄雙修甚是不滿,古往今來,縱觀無數天才人物,能同時在兩者同修的情況下達到巔峰之人,幾乎沒有。

武玄兩道很難齊頭並進,修行一到深處,同時精研兩道容易顧此失彼,換言之,貪多嚼不爛,不少天賦卓絕者在‘貪’之一字上最終落得個一事無成。

方嶼見識比不上鵷雛,也沒他茫茫多的思量,他想的很簡單,武玄同修,是他日後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如有一日定要有個抉擇,到時再論不遲。

一條路或許艱辛,一旦走了上去,開弓沒有回頭箭,再苦再難,他也會硬著頭皮走下去。

記得幼時練字,每寫錯一字,方清塵不會勒令他立即修改,而是讓他寫完一段話後,再行掉過頭來改正錯誤。方嶼曾問及原因,方清塵笑言:“走一條路,做一件事,能堅持下去的總比不堅持的強。”

方清塵傳下來的《化靈勁》,隻到化丹期就戛然而止,想再更上一層樓,就需要他自己想辦法了。

方嶼目前迫切需要一本武道法決,否則難有進境,眼下內門試煉在即,一旦通過,絕對是個絕佳機會。

而《靈指小箭》卻讓他越學越驚,連鵷雛都嘖嘖稱奇:“你這家族武學不簡單,應該屬於元階武學範疇,且意猶未盡,有相當大的可能不是全本。”

對此,方嶼記憶模糊,隻記得在幼時方清塵就傳了給他,方氏一門旁係子弟並未有此殊榮。

修玄的情況同武道差不多,《洞虛法決》也隻能修至玄師層次,前三層被他融彙貫通後才在心中勾勒出個關乎玄道的大致框架。

玄路漫漫,且手段比武道一途少了很多,據方嶼目前看來,修玄之人和同境界的武修生死相博,武修活著的概率幾乎是玄修的一倍。

方嶼目前的真實想法便是玄道不如武道。

不過很快又反駁了自己,武玄兩道能比肩而立定有其道理所在。

這晚,夜風徐來依舊,他出人意料的沒有修煉,提了桶清水,把祖祠整理打掃完畢,又趁著夜色到了沐允陵墓所在之處,進香磕頭,拿出鐵鏽劍在皎潔的月光下揮舞,劍招簡單平常,一招一式卻異常連貫瀟灑,羚羊掛角。

次日,他用上極快的步法穿梭在林間。

本來無論是中級玄者還是化丹境,都能騰身青空,至少提縱百裏,方嶼則苦於不得其法門,《洞虛法決》內對玄法僅限於探查、衝擊、禁錮等粗淺手段,餘下一概不提。對此,他頗感無奈。

靈雲宗,雲廊橋。

幾經詢問,總是尋到這處地方。

山間靈煙飄渺,霧靄沉沉,方嶼循著人跡把目光投射過去,那是道連接兩座險峰,懸於雲煙朦朧中的廊橋。

兩座山峰,一名凝碧,一名玉瓊,兩峰直指雲端,卻又生得出奇的相似。

雲廊橋和宏偉壯闊沾不上邊,由木板繩索銜接而成,看上去頗具凶險。處在雲間若隱若現,濃濃雲霧,為其掩上一層厚重麵紗。

轉眼過來,四下弟子如潮水般湧了過來,彙流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