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洗完畢,董璃照例是往任薑氏那兒去了一趟,請了安,又閑話了一陣子,任薑氏自是關心小孫兒有沒有什麼不適,又囑咐婉婷在旁一定要好好伺候著。
回了東院後,董璃又讓瓔子去備了馬車,打算再回娘家一趟,跟董宣明先通一下氣,而後再考慮她是不是該去鎮南鏢局,直接跟柳父柳母商談一番。
這次去的倒是湊巧,董宣明正在家裏。
董母見女兒回家,自然是開心不已,跟在身邊問來問去。
想到以前,那時候董璃行動尚不能自主,去哪兒都得跟任薑氏稟報,就那樣,很多時候,任薑氏還是不喜歡她出去的,隻能留在府裏,連回一趟娘家都分外艱難。
而今,董璃可以隔幾日就回娘家看看,董母感慨不已。
董璃將自己的來意說了一下,董母也為這個正犯愁呢。
聽了董璃的話,哪有不同意的,不過,“你畢竟是出了門的閨女,由你去說合適嗎?”董母擔心道。
董璃挽著董母的手臂,笑道:“放心啦,我隻不過暫時充當一下媒人的角色而已。再者,我一向跟玉兒關係親近,說起來也比較有說服力。柳父柳母對玉兒的疼愛全城皆知,對於玉兒的終身大事,哪有不遵照她心意來的。”
董母點了點頭,笑道:“你倒是越來越會想了。”
董母心疼的看著董璃,心裏想的卻是大半年來董璃受的苦。若不是經曆了那般多的苦楚,現今哪來這麼多思慮?都是磨練出來的。
董璃卻不知道董母心中所想,不過見她慈愛的看著自己,心裏也是暖和的很。
董母一路跟著董璃來到董宣明的房前,遙遙的喚了幾聲,董宣明便開門出了來,見是董璃回來了,心知她這次回來必定也是與上次是一個事情。絕不單單是為了回來看看爹娘那麼簡單的。
果然,董母笑道:“宣明啊,璃兒這次回來是找你有事要談呢,你們兄妹倆商量著,我去給你們做點兒吃的。”
說完,董母就轉身去了廚房,也不在那兒多待,免得影響他們兄妹二人說話。
董璃讓瓔子在外麵候著,她自個兒進去說就好。雖然沒有瞞著瓔子的必要,不過為了避免董宣明麵子薄,屋子裏的人還是少一點的好。
兄妹二人對麵坐下,董宣明幫董璃倒了杯茶,笑看著她,“說吧,這次回來是?”
董璃接過茶,抿了一口,卻是涼茶,便又擱了下去,隻道:“我過的幾日要去京師一趟,不過你跟玉兒的事情沒有定下來,我也不能放心的就這麼走了。大哥,對於柳父柳母的拒絕,你有什麼想法?”
董宣明眉頭微皺,思忖了會兒,苦笑道:“我能有什麼想法,父母之命不可違,我隻能一次次去求他們原諒我吧,總不能帶著玉兒私奔。”
董璃被私奔二字一驚,董宣明既然說得出口,看來還真有過這個膽大的想法啊,不過肯定也被他扼殺在萌芽中了。畢竟董宣明飽讀詩書,這種有違禮教的事情他是絕不會做的。
董璃試探的問道:“依我看來,柳家二老也隻是想考驗你一番,不過這也得有個頭,不如我去幫你說一下如何?”
董宣明臉色不變,看來他是同意這個想法的,“如何說?”董宣明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同意那就好辦啊。
董璃攤了攤手,“無非是明確的問一下柳家二老的意思咯。我再跟玉兒通一下氣,讓柳家二老盡快拿個方案出來,畢竟這事兒再拖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既然他們想看你表現擔當,那就提出個條件,你能做到不就行了。”
董璃想法很簡單,讓柳家二老直接提出他們的要求,董宣明盡己所能去完成這個任務,然後就可以抱得美人歸啦。
董宣明思忖了一下,覺得董璃的想法倒也可行,臉上便露了笑容出來,“倒也可行,隻是給璃兒你添麻煩了。”
董璃皺了皺鼻子,做出一副鬼臉相,“看看大哥你說的什麼話,咱不是兄妹嘛,若是有一天我需要你操心幫忙了,你是不是就覺得麻煩啊?”
董宣明忙表態搖頭,嚴肅認真的道:“怎麼會?隻要你有事,大哥莫有不幫忙的道理。”
董璃一笑,“那不就是了,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何況我這也不是完全為了幫你,我是不忍心玉兒夾在其中難受。”
事情商議定了,董宣明又問了董璃要去京師的一些情況,董璃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的顧慮都說了出來,擔心任海在那邊不好,反正她現在是兩個身子的人,在涼城待著也甚少操勞,需要靜靜養著,還不如陪在自己的夫婿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