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兔發情後,外陰部黏膜由開始發情的粉紅色變為發情結束時的黑紫色,最後變為白色(除發情期外其他時間為白色)。陰道黏膜的顏色變化與適時配種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說,當外陰部呈中度充血腫脹時,卵子已經成熟,加上生殖激素的變化(主要是促黃體生成素的增高),一遇交配刺激即可排卵。因此,母兔配種適宜時間有“粉紅早、黑紫遲、老紅正當時”之說。發情診斷主要根據外陰部黏膜的顏色變化,結合發情行為及表現即可作出。但要與卵巢囊腫及陰道炎所產生的外陰顏色變化區別。正確地進行發情鑒定是提高家兔繁殖力的基礎。
79.母兔流產、死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引起母兔死產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為兩類,即流產引起的死產和足月產引起的死產。母兔死產的比例相當高,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家兔膽小怕驚,對外界的聲響等十分敏感。在母兔妊娠後期,引起流產的因素很多,如操作粗暴、意外的驚擾(如參觀人員、器具檢修人員、狗和貓的竄入等)以及在兔舍內大聲喧嘩等。有些急性熱性疾病,如李氏杆菌病、沙門氏杆菌病等也可引起流產。
足月產發生的死產是由分娩期間的障礙而引起的。有一部分初產母兔在生第1窩時常高度神經過敏,這時死產的比例相當高。這種情況到第2窩時一般都可以改變過來,但是有些種兔群,經產母兔發生死產的比例也相當高,如無其他疾病存在,通常都是由於母性差的原故。從種兔群的整體來看,可能與某種遺傳因素有關。有時在分娩過程中受到驚擾,也可發生死產。
為了減少死產的比例,在母兔分娩前後應保持兔舍內絕對安靜,謝絕參觀,防止狗貓等動物進入兔舍,禁止在兔舍內大聲喧嘩。對第2窩仍發生死產的母兔應予以淘汰。如整個種兔群母性不好,則應考慮更新種兔。種兔群應嚴格控製熱性傳染病,如兔群死亡的比例突然急劇升高,則大多由沙門氏杆菌病或李氏杆菌病等傳染病引起。
80.母兔乳房炎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防治?
兔的乳房炎以乳房顏色變藍為特征,故又稱藍乳房病。本病主要發生於泌乳(尤其是泌乳量高的)母兔,但偶爾也可發生於假妊娠母兔。
母兔分娩前後喂大量精料和青料,使乳汁分泌過多過稠,或因仔兔死亡或過弱不能將乳房中的奶汁吸完,均可引起乳房炎。有時則因泌乳不足,仔兔吮乳時咬破乳頭而引起感染。乳房偶然的外傷也可造成感染。病原菌通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但有時則為鏈球菌。
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以下幾型:
①敗血型:初期,乳房局部紅腫,增溫,敏感,繼則患部皮膚呈藍紫色,並迅速蔓延至所有乳房。體溫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鬱,食欲下降,飲欲增加。通常在2~3天內死於敗血症。患病母兔如繼續哺乳,則仔兔常整窩發生急性腸炎,往往造成嚴重死亡。
②普通型:一般僅局限於一個或數個乳房,患部紅腫充血,乳頭焦幹,皮膚緊張發亮,觸之有灼熱感。病兔通常拒絕哺乳。
③化膿型:乳房炎發生後不久,在乳房附近皮下可摸到栗子樣的結節,結節軟化形成膿腫。患部紅腫堅硬,病兔步行困難,拒絕哺乳,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可達40℃以上。
常用預防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