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崢嶸把清晰的圖像傳送回信息指揮中心,邱天快速調出相關準確資料,語音同步:該未爆彈應為長沙戰役期間日本海軍航空兵配備的九二式6型陸用重爆航彈,裝藥型號為160.60kg二號安瓦薬和31.36kg的TNT混合物,250公斤重型炸彈。
洪江參謀長:“爆炸威力有效殺傷距離?”
邱天雙手飛快操作,一個爆炸當量與衝擊波、彈片有效殺傷距離的模擬數據效果圖在三維投影係統中展示出來。
看到數據洪江倒吸了一口冷氣,拿起手台下達指令:“警戒線再延後三百公尺。”
聽了邱天提供的數據,淩崢嶸一下從倚靠的桌子上彈了起來。
旁邊一名隊員低聲詢問:“淩隊,要不要換人?”
淩崢嶸猶豫了一下搖頭,臨陣換將是大忌,自己剛剛選擇了兩個雖然說是乳臭未乾的“新人”,但是,對於獵豹來說他們是新人,對於武警部隊來說他們這些新人中的軍齡最短的也有三年多,最長的十二年,如果連簡單的清理都做不到,那他們選擇來獵豹恐怕是走錯了門。
與此同時,雷鵬和喬援朝顯得十分興奮,因為,他們終於趕上了大活!重頭戲!
清理工作進行了大半,喬援朝望著那枚體型碩大的航彈感到困惑不解,250公斤的航彈一般是用於攻擊要塞或者機場等高價值的戰略、戰役目標,這附近當年有戰略目標?而且這枚彈體的姿態很有問題。
雷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老喬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喬援朝望著航彈道:“250公斤的航彈落地未爆?前段引信受損嚴重,250公斤級別的航彈投彈高度要高於5000公尺,對正常中等硬度土質浸透深度應該至少在2.8公尺到3.9公尺之間,怎麼可能彈體呈45度角上揚?”
雷鵬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疑惑:“是啊!會不會泥石流等地質變化導致彈體姿態發生改變?”
喬援朝呼叫邱天:“信息指揮中心,請查閱區域戰爭時期是否有大型戰役或者戰鬥發生?”
邱天飛快調出相關曆史資料,進行大規模搜索,淩崢嶸站在指揮車屏幕前眉頭緊鎖盯著彈體的姿態,他也發現了問題,這枚未爆的航彈所處姿態顯得有些詭異?他是提醒雷鵬你們注意到彈體的姿態了嗎?
雷鵬放下了清理工具:“注意到了。”
信息指揮中心,邱天用公關頻道回複:“該區域暫無大規模作戰記載。”
雷鵬手持金屬探測器在彈體周圍小心翼翼地探查。泥土滑落,一枚鏽跡斑斑的老式地雷露出了一半,地雷的底部還有隔板和三枚爆炸物鏽在一起形成了一組詭雷,雷鵬小心翼翼地緩慢後退。
“雷鵬別動!”喬援朝發現雷鵬腳邊鬆動的泥土中似乎有什麼金屬構件?
雷鵬頓時一動不動:“老喬,現在可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喬援朝拿著碳纖維的小鍬緩慢地清理了雷鵬的右腳下,一枚塑料殼的反步兵地雷暴露了出來。
淩崢嶸通過喬援朝的攝像頭看到雷鵬踩雷,深深地呼了口氣:“喬援朝,能判斷是什麼型號嗎?”
喬援朝皺眉:“很像蘇製的。”
淩崢嶸深深的呼了口氣,真是越怕什麼就越出什麼,這會就是一個以未爆航彈為中心人造的詭雷場,這種情況派人替換是不可能的了,隻能靠著兩個新人沿著周邊清理,這些爆炸物年代久遠,非常不穩定。
就在淩崢嶸準備請示洪江之際,洪江直接命令由他負責根據現場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全權指揮。
首長信任放權,總比束手束腳要強得多,眼下的情況就是不能給喬援朝和雷鵬太大壓力,他搜腸刮肚的準備講個笑話,無奈平日積累太少,尤其正能量的更是少之又少。
重型排爆服內的喬援朝滿頭大汗不斷滴下,以未爆航彈為核心,在周邊不斷清理。
地麵上七組詭雷爆炸物關聯的爆炸裝置組合暴露了出來,所有的爆炸裝置全部以航彈為中心,雷鵬微微歎了口氣,原本以為是露臉,現在看樣子很有可能是“顯眼”了。
信息指揮中心,邱天和洪江參謀長眉頭緊鎖。
喬援朝拿著通話耳機:“請求接替主排爆手繼續執行排爆任務。”
淩崢嶸也開始緊張起來,畢竟喬援朝不是排爆專業的,於是壓低聲音:“喬援朝你有把握嗎?”
喬援朝深深的呼了口氣:“都是我比較熟悉的老式地雷,請淩代大隊長放心。”
喬援朝脫去沉重的防爆服,長長地鬆了口氣、轉身望著雷鵬露出一個微笑。
信息指揮中心,邱天焦急的呼喚淩崢嶸:“淩代大隊長,為什麼不阻止喬援朝脫下防爆服?這是嚴重違反操作規程。”
淩崢嶸看了一眼未爆的航彈,心裏合計這玩意如果爆了,坐裝甲車裏也於事無補。
身著短袖輕裝上陣的喬援朝把攝像頭戴在頭上,俯身趴在雷鵬腳下:“別動啊,你一動我就成大花臉了。”
被包裹在重型防爆服內的雷鵬帶著哭腔:“這個時候你還有心情開玩笑?我到底踩上的是什麼型號?”
喬援朝掃開所有泥土後驚訝:“防腐電木板?土製盒雷?”
信息指揮中心,邱天目瞪口呆,洪江參謀長眉頭緊鎖,每個人都清楚這次排雷的危險係數極高,就連基地的幾個排爆高手也心裏沒底了,因為這類戰爭時候的土製地雷有著非常隨意的人為性,十個人製作的土製地雷每一個是相同的,可能連誘發方式都不同,而且還有著強烈的個人製作習慣。
指揮車中,淩崢嶸提醒道:“喬援朝,查看壓發裝置,可以嚐試使用高強度粘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