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的一年開始(1 / 2)

臘月二十九,晚上七點。

小海和明輝他們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從是長途汽車站裏走了出來,北方的這個時間段,天已經全黑,最後一班公交車也已趕不上,他們幾個簡單商量了一下,決定打的。

他們這個市剛由縣改市,出租車大多數還是黃麵包,不過價格倒是和轎的差不多。這兩年家鄉的消費越來越高,其實老百姓的日子也沒啥大的改變,由縣改市主要是靠市裏生產總值的提高實現的。家鄉裏沒有啥大的招商引資,唯一依靠的是資源。家鄉的資源主要有三種:煤炭,水泥和礦石。其中煤炭是最主要的經濟支柱。

小海家所在的村子就在兩個產煤地區的交叉處,村子相鄰的公路一年到頭都是黑色的,每逢刮風,遮天蔽日的都是煤炭的粉塵,拉煤的卡車卻從未因此而停頓或改道過,由此引起的後果還有一個,那就是由於拉煤的卡車都是重車,大多也都超載,公路也因此而變得坑坑窪窪,常年修常年壞,引得老百姓也是怨聲載道。

榆疙瘩村離縣城有十幾公裏路程,就這十幾公裏路程,黃麵包硬是跑了快四十分鍾。一路上司機師傅心裏那個不樂意呀,可以說早知道這情況的話,再倒貼十塊錢人家也不會來了。幾個人算是切切實實的用租黃麵包的錢坐了一次轎子。

終於回到家了。

近家情怯,小海心裏有一股想哭的衝動,出去一年卻像是經曆了一個世紀那麼漫長,除了對家人的思念,現在更是多了一股愧疚感,無論如何,家,是一定要回的。

拖著行李箱走到家的巷子口時,小海隱隱的從路邊院子裏透出的昏暗的燈光下看到有三個人站在那裏,還沒等小海看清楚打招呼,就聽到一聲夢裏無數次聽到的熟悉的聲音:“小海,回來了。”

小海的心裏一熱,一股暖流瞬間湧遍全身,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他們三個都出來接自己了,這麼冷的天,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出來等了多長時間了,暖暖的,小海的鼻子有點酸,不過他還是忍著沒有流出眼淚。

“爸媽,我回來了,你們都還好吧?”

“你爸我倆都好,趕緊回家去吧,我給你下幾個荷包蛋,熱熱身子。”小海的媽媽一邊過去拉小海一邊說。

“冷不冷?在車上沒吃飯吧?”爸爸也過來伸手接過行李箱的拉杆。

爸爸和媽媽的手真涼,小海想著,心裏卻熱熱的。

弟弟高興的湊到小海身邊,不停的問東問西,好不興奮。

到了家,才發現家裏的一切都沒改變,隻是大門口比平常多掛了兩個大紅燈籠,院子裏燈火通明,地上散落著些許鞭炮的碎屑,那肯定是愛放鞭炮的弟弟弄下的,家裏客廳的電視開著,四方桌子上放著兩隻宰好的大公雞,還有炸好的豆腐片和肌肉,而廂房裏還不停的透出來喜慶的音樂聲。

要過年了,回家的感覺,真好。

小海睡廂房,床已鋪好,新的被罩和床單,很厚很軟。

放好行李箱,整理好衣服,媽媽已經把荷包蛋煮好放好糖並端了進來,小海趕緊接過。

“出去了一年咋沒吃胖呢,幹活苦吧?”媽媽看小海開始吃了,心疼的問道。

“沒有,哪有吃苦啊,活兒挺好,沒有太重的活兒,平時挺輕鬆的。”小海衝母親笑笑,沒有說太多,他怕母親擔心。

“過完年啥時候去啊?不在家多呆幾天嗎?”媽媽不再問小海工作的事情,隻是希望他在家多住一段時間。

自從畢業之後,小海就幾乎沒在家怎麼呆過,先是在縣城裏一家餐館做雜工做了一個多月,中間休息了一段時間,然後又跟著建築隊打了兩個月工,臨近過年那兩個月報名參軍,雖然體檢都通過了,但是最終沒去成,因為自己村子隻有兩個參軍的名額,可是通過體檢的就有九個,餘下的事情就隻有通過找關係了,小海家沒有關係,隻好老實呆在了家裏。

算下來,打從上學期,小海就一直在外麵,上學打工,在家的日子太少了,不出遠門時還沒什麼,至少離家近,家裏人不需要太牽掛,可是一下子跑到首都那麼遠的地方去打工,家裏人還是怕他一個人在外麵吃虧受欺負的,從小到大,做父母的沒有誰希望自己孩子受苦的。

“嗯,看明輝啥時候走,我和他一塊兒,我也希望能盡量多在家呆一段時間的。”小海說的是心裏話,他有不服輸的勁兒,但是他也有畏懼心理,他害怕未知。

“那也好,在家就好好休息一下,幹一年了夠累了。”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心疼小海。

正說著,小海的弟弟闖了進來,隨身還抱著一個枕頭,“今晚我和我哥一塊兒睡。”

“你看你這孩子,讓你哥回來好好休息一夜你再過來都不行嗎,非得今天就得過來跟你哥擠!”媽媽笑著責怪弟弟。

“沒事兒,我們倆就睡一塊兒吧,一年沒見他了,我也挺想他的。”小海高興的邊吃邊笑。

小海和弟弟的感情很好,上中學那會兒,除了吃飯的糧票,剛開始自己每周的零花錢隻有兩塊錢,但是到了周末,這兩塊錢還是買了弟弟最愛的零食給他捎回去,記得那時候每個周末,弟弟都會在村口接自己,雖說有零食的原因,但是兩兄弟感情好才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