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改變再改變(1 / 3)

餐廳的生意經過初開業的火爆,逐漸的平穩起來,小海他們愈加的熟悉熱絡,對工作也愈加的得心應手,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邵雲發現除了固定的市場客戶和少數一些市場外客人之外,還有好多附近小區寫字樓的人來詢問外賣的事情,據他們說,以前這個餐廳的老板也曾做過外賣,但是嫌麻煩,效果不太好,所以放棄了,但是根據前來詢問的人數來看,這個群體也不算小,他們普遍都是因為工作性質原因,不能有規律的安排就餐時間,就有了這樣一個需要。

雖然他們的工作看起來更加高大上,可是畢竟還是外來人口居多,鮮亮外衣之下,還是同樣的給老板打工,俗語說老板動動嘴兒,下邊兒跑斷腿兒,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錯過飯點兒更是常見,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啊。

有需求有市場,邵雲決定把這個空白重新填上,不但市場外邊的,連市場裏邊的他也打算重開一個快餐檔,一個也不漏,因為市場裏邊同樣有一部分生意太忙顧不得出來吃飯的人。

開會,重新安排工作,分配人員,邵雲毫不拖泥帶水,說幹就幹。

外賣送餐的由戴磊、土豆和小海三人輪值,誰有空誰去,市場裏邊的快餐檔由劉飛帶著林秀和剛從分部調過來兩天的牟小敏三人負責,另外還有一個新調過來的同事負責市場裏邊賣飲料的工作,這也是以前就有的,也重新拾了起來。

工作很順利,雖然抽調出去了幾個人,但是影響不大。有時候小海他們忙完,還可以去快餐檔那裏去看看,因為市場特性,快餐檔手工時間會稍晚一些。

快餐檔同樣是在餐廳廚房提前做好,然後裝在經過高溫消毒的保溫桶裏用小車拉進市場,裏麵進門靠左有一片固定的地方被公司承包下來用作外賣場地,公司在那裏放置了兩台可以加溫的快餐車,用來保溫。

這裏的工作和他們在總部幹的工作差不多,隻不過那裏的餐盤換成了快餐盒,說白了就是變成了定量的盒飯。

劉飛他們三個合作無間,客人多但忙而不亂,隻是一中午站下來,腿都酸的不行,很辛苦,但是從第一天開始,就從來沒有人聽他們喊過苦叫過累。

林秀看起來很柔弱,但是應該也算是一個倔強而堅強的人了吧,不服輸,不叫苦,從平時工作可見一斑。

牟小敏個頭不太高,和戴磊差不多,小姑娘說話也是溫溫柔柔的,但是口才很好,和大家都能談的來,經常來往的客人也都很喜歡,為生意增色不少。

當然,劉飛的能力一樣出眾,如果林秀和牟小敏他們兩個是尖兵的話,那麼他就是總指揮,辦事活絡但對工作一絲不苟,組織能力和應對能力超強,有大將風範!

賣飲料的工作最為枯燥無味,就是推著一輛上下兩層的小推車,裝滿各種飲料,然後在整個市場內部不停轉悠,生意好一天能補充上兩三次貨源,聽其他賣飲料的同行說能賣個千兒八百的,小海他們有空時也會看上一會兒。

新來賣飲料的同事叫陳冬,個頭大,壯實,不愛說話。

剛開始一陣子生意還算不錯,陳冬每天早出晚歸,一天下來總能賣個五六百以上,時間長了就不行了,聽劉飛和土豆兒他們幾個說,陳冬對這個工作沒興趣,他想跟著他在裏邊認識的東北老鄉學著倒騰紀念幣古董啥的,所以慢慢的,生意基本上就靠守株待兔了。

餐廳的外賣生意推出後很受歡迎,經常是一個人送餐未歸,另一單生意就來了,所以外出送餐的也經常是兩人同時外出。為了照顧餐廳的主業,邵雲把林秀從快餐檔召了回來,忙完餐廳再去快餐檔幫忙。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在各種充實中度過,大家也都已習慣這種生活,轉眼,已經是兩個月過去了。

期間小海和家裏聯係過兩次,都沒敢說太長時間,他想家,但卻沒有勇氣說出口,隻說外麵的生活很好,讓家裏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