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使者回到本國,都向自己國王呈報漢軍的意思,馬韓國王也是野心勃勃之輩,隻是能力沒扶傑強,他早想好,等打下扶餘,回頭就打辰韓,進攻大漢也不是沒有可能。
辰韓國王就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在聽到大臣說馬韓可能會攻打自己國土,立馬讓使者向大漢求救。使者的回報,讓他心動不已,隻要滅掉扶餘和馬韓,能威脅自己的全沒了,弁韓一小國,兵力不足一百萬,隨時可滅掉,自己也將統一高句麗半島。
漢軍、馬韓軍和辰韓軍都有動作,馬韓軍隊要越過一小段辰韓邊境,才能從東南方向進入扶餘,而辰韓直接從玄菟郡東邊進攻,兩國都拿出八成兵力出征,漢軍也在樂典和亦江兩縣駐紮大軍,隨時可能攻入玄菟郡。
扶餘王宮中,新上位的扶烈和眾大臣在議事,扶傑其他兒子都被啊哈哈殺了,扶烈才十三歲,所以啊哈哈把持朝政。這時,一傳信兵闖入,並開口說:“大王不好啦,馬辰兩韓軍隊攻過來了,大漢軍隊也在邊境走動。”
“大王,我們還是撤回高麗平原吧,等有實力再打回這裏。”一個文臣說道。
“什麼,不打就撤退?國家有難,應將所有青壯之士派上戰場,我就不信打不過他們,上次…咳咳。”啊哈哈差點提起舊痛。
下麵大臣也不敢提他的事,見他執意要打,也不敢反對,怕被他拖出去砍了,很多大臣已死於他屠刀之下。三日後,眾大臣按啊哈哈旨意招收四百萬青壯,要不是兵甲實在不足,恐怕還得招收。啊哈哈派老兵前去抵擋兩韓軍隊,新兵抵擋大漢軍隊。
葉雲天和眾將領謀士也在商議,如何能將三方骨削掉。郭嘉看了一會地圖,便開口說:“玄菟東南平玄縣是兩韓必經之路,現在扶餘大軍駐守這裏,但平玄城外百裏處有一條狹穀,是能通往左屯縣,雖然路繞遠了點,但總比攻險地好多。我想他們三方都應該知道,隻是三個都有點傻,不知利用這做點文章,我們得指點下兩韓。等他們打進玄菟,辰韓必會與扶餘聯手對付馬韓,我們隻要將消息告訴馬韓人,隻要馬韓人不笨,定能重創兩方。到時我們從東邊出兵擋住馬韓軍隊回路,再領兵攻打馬韓,而那三方軍隊在玄菟內,必相互猜忌,已沒了合作可能。”
葉雲天覺得此計甚妙,立馬讓人送信給兩韓,告訴他們,隻要全力攻打城外狹穀,平玄城必出兵相救,半路伏殺援兵,再回身攻平玄城即可。他又讓趙雲帶七十萬軍隊向東淺行,在樂真縣駐紮,等候命令。再派太史慈前往辰韓邊境,等馬韓軍隊回軍時,伏攻他們,並阻止他們回軍。
兩韓聯軍收到葉雲天的信後,按信上計策行事。五日後,兩韓聯軍攻下平玄城,並殲滅扶餘二百萬大軍。在平玄城休整一日後,聯軍向扶餘王城逼近。在馬韓人看來,扶餘已無險可守,敗亡不久已,果實已擺在麵前,怎能不急著吃。
啊哈哈在平玄失守後,也想立馬收拾東西,準備回高麗平原,但接到辰韓國王信件後,他覺得還有點希望,高麗平原長年寒冷,不是一般人能住的,扶餘已習慣舒適氣候,再回那裏不知死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