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大結局(上)(1 / 2)

簡瑩見她跑出了一腦門子的汗,便將自己的帕子遞給她,“什麼喜事把你興奮成這樣?莫不是你有了相中的人了?”

“哎喲,那敢情好,總算能喝上咱們家三姑娘的喜酒了。”紀氏接口打趣道。

周沁在外頭做了幾年的事,見的世麵多了,早就不再是當年那一提親事便臉紅的小姑娘了。被兩位嫂子調侃了亦不羞惱,大大方方地笑道:“哪有什麼相中的人?是表妹她來信了。”

“真的?”簡瑩眼睛一亮,“她可是好久都沒有跟我們通信了,快說說,她信上都寫了什麼?”

“表妹說她在京城開辦了第一家女學,教導女孩子們讀書識字,還根據她們的喜好傳授各種可以謀生安身的手藝。她不日就會派人到濟南府來,將梨花苑的孩子們接走……”

聽了周沁這笑意滿滿的話,簡瑩也倍覺欣慰,“這可真是太好了,她總算能夠達成所願了。”

算一算,方依雲嫁到京城已經將近四年了,因為何皇後的幹涉和正妃的壓製,不能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一直鬱鬱不得誌。隻能將內宅當成磨練自己的演武場,與皇室的各色女人周旋。

蕭未以一封信打動了她,將她娶進家門,卻沒能實現自己的承諾,深覺愧對於她,對她加倍疼愛。可她心不在此,並未因為男人的偏寵開懷多少。

成親第二年,她有了身孕,去年生下一個女兒,取名蕭念,請封為“玉雨郡主”。玉雨乃梨花的別稱,可見她依舊對梨花苑未竟的事業念念不忘。

對於女兒的出世,她倒是由衷感到開心的。為了分散注意力,她幾乎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撫養女兒的事上。

去年秋末,蕭未的正妃染病過世,蕭未立即上表,請旨將方依雲立為正妃。

那正妃的娘家乃是京中望族,父兄均在朝中為官,勢力非同小覷。先是懷疑正妃被人謀害,將矛頭指向了方依雲,甚至動用三司會審,徹查正妃病逝一案。

最終查出確是染病而亡,又妄圖將正妃的堂妹續嫁給蕭未,牢牢占住未來的皇後之位。

蕭未跟各方勢力抗爭了半年之久,突破重重阻礙,才將方依雲冊封為正妃。方知府在濟南府連任期滿,也被調往京城,入吏部任職。

雖說如今京城還有不少的人仍然懷疑方依雲使用非常手段謀奪了正妃之位,對她多有指摘議論,不過她才做了正妃幾個月,就能出麵開辦女學,足以證明她已經苦盡甘來了。

“是啊,表妹在信中說,這僅僅是個開始,以後還要收養更多的女童,開辦更多的女學。不僅僅是在京城,還要推廣到各大州府,州府下麵的縣鎮,乃至村子……”

周沁越說越激動,兩眼之中散發著熠熠的光彩,“我想到了那個時候,天下就再沒有人敢小瞧我們女子了。”

簡瑩心知這不過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罷了,即便在她原來生活的時代,女人已經足夠自強自立,也仍舊無法得到與男人對等的待遇。

各類教種都在宣揚人是生而平等的,其實哪有什麼平等可言?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有了高矮胖瘦美醜之分,亦有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之分。

有人天生力氣大,有人天生有病,有人生來就有鋪好的路可走,有人至死還在尋找出路。社會的複雜性,個體的多樣性,決定了這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平等。

不過這並不妨礙人們以此為目標激勵自己,懷抱著美好的希望,努力奮鬥,勇敢前進。

總要有人去大膽地嚐試,去抗爭,去引領,去撼動禁錮社會進步的陳規舊俗。方依雲就是這樣的人,應該獲得尊重和褒揚。

“表姑娘的命可真好。”紀氏感歎道。

她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從小就被灌輸三從四德的思想。對她而言,相夫教子,妻憑夫貴,這些才是身為女子本分。像方依雲那樣去收養女童,搗鼓什麼女學,已經是離經叛道了。

對方依雲的所作所為,她心下是不以為然的。有此感歎,不過是羨慕方依雲得寵罷了。從她角度來看,能夠讓男人同意自己拋頭露麵,為所欲為,可不就是被寵上天的表現嗎?

她嫁進王府之後,雖不曾受過什麼委屈,可夫妻之間始終淡淡的。加之成親之前就被告知,周瀚這輩子可能再也無法生育了,想到自己後半生沒有依靠,總覺得日子過得不踏實。

她生母早喪,父親和繼母也於數年前相繼過世了。她是家中長女,自然要擔負起守護家產,撫養弟妹的責任。周瀚正是看中她有擔當,又擅打理家宅,才上門提親的。

周瀚坦言相告,說他被前妻所害,幾乎喪失了生育能力,讓她慎重考慮的時候,她不是沒有猶豫過的。可她必須給已經沒落的娘家找個靠山,為了弟弟們都能有個好前程,妹妹都能嫁給個好人家,她隻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