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你要去哪兒啊!”老車夫沒有警惕陌生人,反而熱情的詢問聶風前往的目的地,卻連姓名都不問。
聶風拱手說道:“大爺,小子要去樂山大佛,暫時想搭個車歇歇腳,我們路不同的時候,就是分開的時候,小子這裏有一兩碎銀,可當是搭車的路費。”
老車夫連忙擺手,對其說道:“樂山離這裏還有幾十裏路呢!小夥子,你是出來遊覽美景名勝的讀書人吧!那你坐我的車可以,但是這錢我可不敢收下,區區舉手之勞罷了。況且老朽乃是這幾座山後一小村莊的村民,用不了多長時間咱就分別了,一文不值啊!小夥子,你若是把錢收回去,老朽就讓你坐車,你要是不收,那你還是走路吧!”
“這!好吧!小子就不為難大爺了。”聶風見他執意不收,便作罷了,離開的時候再把銀子留給他,而他誤會自己是遊方的讀書人,便就隨他去吧,但也露了一手輕功,一躍而上了驢車。
老車夫看得呆了,誤以為他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哥,一般的讀書人可不會武功,非豪門士族才有那份錢給家族公子讀書又練武,窮文富武可不是開玩笑的。
他恭敬又謙卑地說道:“公子,小老兒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公子能幫小老兒一個小忙,莫怪小老兒貪心!”
“貪心?大爺,難到你想要更多的銀錢?”聶風不解問道,若真是如此,那他的良心可就大大滴壞了,自己最瞧不起的就是這種貪心不足蛇吞象之人。
聽聞此言,老車夫連忙搖頭說道:“不是的,您出身高貴,而小老兒是想請公子為我孫子取個大名。小老兒姓賈,商賈的賈,孫子賤命狗蛋,村裏窮人取此賤名就是為了好養活,大名至今未取,窮苦人家也想不出啥好名字,故此才有這念頭,請公子莫怪小老兒貪心了。”
他講完之後,還拉著孫子想給聶風磕頭。
聶風聞言之後,頓時有些尷尬,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感到慚愧,匆忙伸手阻止他們,並對他們爺孫說道:“大爺,您這禮數實在是令小子受之有愧啊!取名之事小子答應了。不過,什麼出身高貴之類的話,您就不要說了。我大哥(秦霜)對我說過,人生來平等,造成人人不平等的是這個不公平的國家,所以沒有什麼高貴不高貴的!”
那老車夫被聶風這番話驚呆了,如此狂言令人難以接受。
也許秦霜的驚世之言太過駭人,聶風看他不知如何應答的模樣也就清楚了,於是看著旁邊的狗蛋,一時想到了如何轉移話題,從腰間取下一塊玉佩,對這爺孫倆道:“這塊寶玉乃是一位商賈贈予之物,而你又是姓賈,正好與你有緣,所以我給你取得大名便叫寶玉。”
又不想讓他爺爺拒絕,聶風便對老車夫放狠話:“大爺,你若是敢拒絕我的好意,那小子唯有將玉佩扔了,反正我是不要了。”
好吧!反正是路上缺錢,聶風隨手搶了一戶不良商人,這枚玉佩也就是那時候順手牽羊拿的,路費不夠的時候可以當掉,但眼下正好用得上,他就隨隨便便拿來當取名字的道具了。
老車夫見推脫不過,也隻好接受了,眼淚鼻涕齊流的感謝聶風十八代祖宗有這麼好的一個孫子讓他爺孫給遇上了,以下感恩的話直接省略十萬八千字。
一路聶風躺在了車上的草垛上睡覺,偶遇一位和尚搭個車,老車夫答應後,和尚悄無聲息的安坐於聶風身旁。
“輕功一流,絕非尋常寺廟的和尚,難道是無雙城的追兵?”聶風心裏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他按兵不動,以免猜錯了,引起誤會,故而對這個和尚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