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無情。這座美麗的別墅,終於沒有留住它的主人。
從公元1950年1月蔣夫人由美返台,直到1975年蔣光頭辭世,在台北,蔣夫人隨她的夫君蔣光頭,一直住在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位於台北市郊13公裏處的草山。這裏青山環繞,樹木森森,又多溫泉,是著名的瀏覽療養勝地。1949年,蔣光頭到台灣後,選中了這塊地方。
士林官邸被茂密的樹林圍裹著,遠遠望去,隻見一片樹林,卻看不到官邸的內部情景,加上戒備森嚴,就顯得神秘莫測。
官邸的四周是一片寬闊的草坪,綠草如茵,繁花綠樹相映成趣,還點綴著假山丘陵。這裏溪水潺潺,有小橋橫跨溪上,頗似蔣光頭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的景象。
士林官邸專修有遊泳池、健行步道、籃球場、高爾夫球場等現代化娛樂健身設施,使得官邸的風光更加綺麗迷人。
台灣當局為了使官邸達到防空的目的,還把官邸外表全部油漆成和附近山林同一色調的灰綠色,不但兼顧了建築安全,還顧及了官邸隱密的特性。
在地形上,士林官邸被福山山係整個環抱著,但是,它的腹地卻十分空曠。這在軍事地形學上說,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為了顧及蔣光頭及其家族的安全,便把整座山要塞化,意圖把官邸附近地區,部署成固若金湯的陸空防禦要塞。同時,在作戰緊急時期,也可作為全台的作戰總指揮所。
士林官邸嚴密甚至有幾分陰森。
據隨從蔣夫人的小姐回憶:“我第一次走進官邸的那個夜晚,是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夜晚。我記得,在士林官邸大門口迎接我的是官邸的一位醫官,他很和藹地把我迎進官邸大門,準備陪我走進蔣夫人住的二樓的臥室。
“進官邸的那一刹那,我真有些莫名的惶恐。或許是自小所受教育的關係,對蔣光頭一直有一種像是皇帝般的敬畏感覺,誰會料到竟有朝一日走進台灣這個‘第一家庭’的深宅大院,而且被上級指定為照顧蔣夫人的專業護士。
“敬畏心讓我根本忘了去留意官邸樓下的擺設,我隻覺得夜晚的官邸異常寧靜,甚至靜得連人們走路時都可以聽見全身筋脈的摩擦聲。直覺上,官邸除了寧靜,光線也格外幽暗。我們走到樓梯口,正要上樓的時候,樓上突然響起了狗吠聲,而且從叫聲的宏亮,可以知道是兩隻狼狗同時發出的聲響。這時,我不自覺地起了一陣寒戰,自幼,我就十分畏懼狗……
“我有些神經質地跟著醫官和幾個侍衛人員走上二樓,我終於看見那兩條吠叫時聲若洪鍾的狼狗,一條在蔣光頭的臥室,另一條顯然是牡狗,就在蔣夫人臥室……“蔣夫人的臥室不大,大概隻有十幾坪大的樣子。在幽暗的五燭光小燈的照明之下,我看見蔣夫人蜷曲著身體,躺在床上休息。盡管那時狗吠聲不斷,可是躺在床上的蔣夫人,卻很安詳地在臥榻上假寐。”
公元1975年4月5日11時50分,蔣夫人的丈夫蔣光頭走完了他的人生。
這年9月17日上午9時30分,蔣夫人在鬆山機場坐她的“中美號”專機,離開台灣,飛往美國。
她決定,隱居美國——一個教育過她、支持過她的國家。
蔣夫人美國的寓所在紐約長島的蝗蟲穀。
蝗蟲穀坐落在紐約長島北岸,這是一塊麵積達37英畝的地盤,是孔祥熙和蔣夫人於20世紀50年代合買的。
據《蔣夫人評傳》稱:在這片林蔭處,有一組莊園式的建築,主建築有3棟,其中1棟有28套房間,這就是蔣夫人在美國的住所。由於蝗蟲穀鎮多年前頒有極嚴格的法令,規定每一戶住宅的建造,都必須留出至少2英畝以上的園地,因此,這裏家家戶戶都似坐落在幽林之中。
蔣夫人從此生活在寧靜而且幾近冷清的氛圍中。
有人估計,她每年會客不超過10次。更多的時間,“以蒔花、作畫、閱讀、練字來消磨時光。”
元1949年,蔣夫人結束在大陸的生活,退避台島。1950年開始,她便學習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