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回 戰事突起陰謀詭譎(1 / 2)

就在京都局勢一觸即發的時候,北邊定遠侯府傳來了消息,定遠侯一道奏折如同滴入了熱油鍋裏的水,炸起了一片火花。北方蠻族來犯,八萬大軍壓境!

自從定遠侯駐守幽州,二十年前同蠻族一戰,追擊蠻族直到關外百裏之地,此後蠻族萎靡,再不敢來犯。然而興許是朝廷這些年來安逸慣了,逐漸將蠻族遺忘,而得到了二十年休養生息的蠻族,此番卷土重來,對京都官員的衝擊還是頗大的。

定遠侯府世代鎮守北方,麾下大軍十萬。如此而言,對付蠻族八萬大軍,尚無大礙。然而蠻族民風彪悍,人人好勇善戰。原本歸順朝廷的蒙古部落,在短短數月之內,被蠻族幾乎滅族。蒙古部落遺民不少都逃到了幽州城,然而沒有朝廷的命令,定遠侯府也不敢隨隨便便就放蒙古部落的遺民進城,致使不少蒙古部落的遺民擁擠在幽州城外,饑荒成災。

定遠侯夫人向來是女中豪傑,對於定遠侯的決定,顯得尤其氣憤:“蒙古部落歸順我朝幾十年,皇帝口口聲聲說著四海之內皆我子民,怎麼到了關鍵時候就縮回去了!”

定遠侯無奈道:“你道我願意看到那麼多流民被蠻族逼得沒處可逃?劉老將軍帶兵上陣禦敵,我把守後方,一旦流民裏麵混進了蠻族的奸細,我打開城門接濟流民,你可想過會出什麼後果?”

“可是,就眼睜睜看著那些老弱婦孺餓死嗎?”定遠侯夫人到底是不忍心。

“我已經命人去尋找蒙古部落的王子卓力格圖,蒙古部落的王被蠻族將領殺了,想必即位的就是那位卓力格圖王子了。聽聞卓力格圖頗有才能,在族人中威信也不低,待找到他,由他帶領蒙古部落遺民進入幽州城,混進來奸細的可能性便可以大大減小。”定遠侯低沉說道,“我們現在千萬不能自亂陣腳,我已經上了奏折給聖上,這段時日京都局勢緊張,聖上這些年又防定遠侯府防的緊,連軍餉都克扣,此番也不知道有何旨意下來。”

定遠侯夫人此時倒是不再駁斥定遠侯,而是安慰道:“放心,總是有人顧念著江山百姓的,況且詭離他們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定遠侯長歎一聲:“但願如此……”

其實京都的局勢確實不容樂觀。本朝重文輕武,武將在朝堂上本來就不受重視,致使武將人才凋零。在年輕一輩的朝臣中,武將所占比例由不到三成。而曾經聲名顯赫、上戰場殺敵的將軍們,年紀也都老了。比如說駐守西北的西寧王,駐守北方的定遠侯以及駐守雲南的奉國將軍,除卻定遠侯嬴崖不過五十有三,其他兩位大將皆是年逾花甲。朝臣享受慣了安逸平靜,他們平日裏在朝堂上鬥心機使心眼兒,對於戰爭也都是紙上談兵之輩,但是當戰爭來臨之際,他們卻叫的比誰都大聲,同時也退的比誰都快。

邊境急報,使得重病的皇帝也不得不撐著孱弱的身軀上朝,這是自從太後被幽禁以來,皇帝第一次上朝,朝臣們見到一下子瘦了兩圈兒的皇帝,隻覺得恍若隔世。

“嬴愛卿折子上說,劉子威老將軍從前受過箭傷,此番上陣殺敵已是勉強,請朕派一員大將前去替了劉老將軍,眾位愛卿有何意見?”皇帝端坐在龍椅上,挺直了脊背,冠冕遮住了他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

“臣以為,忠安王爺最是合適!”江太傅答道。

一時間,一眾朝臣的眼光,半數放在了江太傅身上,半數放在了嬴詭離身上。

“哦?”皇帝疑惑。

江太傅繼續道:“當年忠安王爺以稚子之齡領兵大破廣西土司叛軍,忠安王爺的將才有目共睹;而且定遠侯同忠安王爺關係非比尋常,配合起來也是比旁人要熟悉。故臣推薦忠安王爺。”

嬴詭離若有所思的瞟了一眼江太傅,這位德高望重的太傅,今日是怎麼了?

皇帝聞言,沉吟片刻問道:“忠安王意下如何?”

嬴詭離雙眼直視皇帝,從他的眼神裏看到的是一片深沉。他單膝跪地,抱拳道:“臣弟聽從皇兄調遣,萬死而不辭!”

“好!忠安王上前聽封!”皇帝大喝一聲。

“臣在!”

“傳朕旨意,忠安王封為撫遠大將軍,即刻啟程前往幽州抵禦蠻族!”皇帝說道。

“臣接旨!”嬴詭離跪下一拜。

林蒼玉聽到這道旨意的時候,腦子飛速轉了起來。這件事,到底是有心人促成的,還是根本就是皇帝授意的?難道沉寂了這一段時間的皇帝,終於準備出手了?

下朝後,嬴詭離被皇帝留下說了好一會兒話,等好不容易回到忠安王府的時候,便看到林蒼玉又是一副憂心重重的模樣。這件事,從頭到尾都透著蹊蹺,若是嬴詭離自己還嗅不出來陰謀的味道,那才真是白活了。雖然有些惱怒被算計,然而此刻看到林蒼玉為自己擔憂的模樣,嬴詭離心中還是有些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