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爆發戰事的是滑台。
在滑台城外,北魏都督奚斤帶來了兩萬步騎兵。守滑台的,是東郡太守王景度,兵力數千。
看見北魏大軍壓境的王景度不敢怠慢,趕忙向鎮守虎牢的司州刺史毛德祖求援。
滑台,實為劉宋抵禦北方諸胡的黃河第一要塞,此城若失,北魏騎兵勢將如決堤的洪水一樣在平坦的中原腹地四處奔流,其他三鎮也將被北魏分割成東西兩部分,給劉宋造成首尾不能兼顧的態勢。這樣一來,不僅劉宋調兵遣將要麻煩得多,而且對劉宋士兵士氣的打擊也將是致命的。
因此,毛德祖在得到滑台危急的消息後,立馬派出了三千增援部隊,由司馬翟廣等人率領馬不停蹄開向了滑台。
此後,毛德祖仍不放心,北魏騎兵什麼能耐,他心裏清楚得很。為防萬一,毛德祖又選派了七百五十人,作為第二梯隊,由討虜將軍竇應明等人率領,從水路馳援滑台。
麵對宋兵來援,奚斤選擇了在滑台東兩裏處紮營,前據司馬翟廣,後攻滑台王景度。
奚斤成功了一半。
擅長野戰的北魏騎兵在前麵很好地扼製住了翟廣的援兵,但是,後麵的滑台城卻始終沒攻下來。
曆來胡漢相爭,中原各王朝基本都實行一種“來則懲而禦之,去則備而守之”的策略。因為諸胡騎兵實在過於彪悍,若不是有牛人撐著,很少有人願意和他硬撼。因此,他們隻有守。你不是喜歡平地作戰嗎,但是我不給你機會,能奈我何?你有利矛,那我隻有打造堅盾了。
果然,王景度守城的人雖少,但大家上下一心,將滑台守得跟個鐵桶似的,奚斤雖然人多,但由於攻城器械缺乏及戰術運用失當,整整一個月下來,滑台城上飄揚的還是宋軍旗幟。
消息傳到拓跋嗣耳內,拓跋嗣想不通了。兩萬之眾竟然攻不下隻有數千宋兵把守的小小一個滑台城,你奚斤幹什麼吃的?
拓跋嗣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對比奚斤的龜速來看,另一個戰場的周幾卻絕對可稱得上是光速。
周幾被拓跋嗣派去攻倉垣,他命好,遇上了一個漢奸。倉垣城內一個叫王玉的人聽說北魏的大軍來了,簡單對比了一下,倉垣宋兵人少又窩囊,而北魏軍不僅強悍而且勢盛,這樣,他很快得出了一個結論:當漢奸更有盼頭。於是,王玉跑到了周幾麵前,將倉垣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周幾。周幾大喜,立即派了一千騎兵偷襲倉垣,而倉垣的守軍也確實窩囊,看見北魏大軍來了,想都沒想一個個全都跳牆跑了。好好一個倉垣城,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落入了北魏手中。
周幾打得這麼順利,而奚斤反而未有寸進,拓跋嗣如何不惱?
但惱歸惱,滑台卻一定要拿下。
拓跋嗣吐了奚斤一臉口水後,親自率領五萬鐵騎南下,強攻滑台,他實在是不相信滑台會成為最牛釘子戶。
受到拓跋嗣責罰的奚斤沒辦法了,為了挽回麵子,他給自己的部隊下了命令:死戰。再不拿下滑台,他奚斤臉會丟得更大。
在奚斤聲色俱厲的吆喝下,北魏士兵也隻好硬著頭皮往前衝了,他們不是人多嗎?人多就是好,畢竟王景度也算不上是什麼猛人。在拚死一戰的北魏大軍麵前,王景度嚐到了失敗的滋味。在堅守了三天之後,滑台城陷,王景度逃跑。來援的翟廣同樣沒能逃過戰敗的厄運,全軍覆沒,而翟廣,僅以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