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下,梅若雲手持“紅樓廚神”廚藝大賽的獎杯,向台下歡呼的人群露出甜美的笑容。

“梅小姐,”負責采訪的電視台記者手持話筒,當麵誇起梅若雲來,“想不到你這麼年輕,這麼漂亮,更想不到你竟然這麼好的手藝,做出來這些個《紅樓夢》中出現過的菜式,竟然戰勝了這麼多在場的男廚師,奪得了大賽的桂冠。”

梅若雲落落大方地聽著記者誇獎自己,臉上掛著笑容,仿佛在說,謝謝你啊,我會做菜我自己知道!

“請問您能不能分享一下經驗,是怎麼能做得這麼一手好菜,又怎麼能領會《紅樓夢》裏這些菜式的精髓的?”

梅若雲微笑著回答:“這得益於我的祖父和祖母。我從小與祖父母一起生活,我祖父是一位國學教授,癡迷紅樓癡迷了很多年。而祖母雖然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可是卻做得一手好菜。我想,我今天的成績,與他們兩位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吧!”

“哦,原來是家學淵源啊!”手持話筒的記者也露出一臉的羨慕。“紅樓菜式那麼多,請問您,最喜歡紅樓裏哪一道菜?”

梅若雲想了想,笑著說:“其實口味也不算太高貴,我就喜歡那道‘荷葉蓮蓬湯’。”

記者聽著笑起來了,說:“就是賈寶玉挨了打以後,小丫鬟給他嚐的那荷葉蓮蓬湯對麼?為了那湯,賈寶玉還把自己的手給燙了,是個有典故的一道菜。”

梅若雲這時候若有所思,想了想才說:“對,就是因為這個典故。”那道菜本來是很簡單的一道,小麵團兒做成荷葉蓮蓬的形狀,借一點荷葉的清香,再用上好的高湯烹熟。

她眼前仿佛浮現出與“荷葉羹”相關的那一幕——賈寶玉碰翻了丫鬟手裏的碗,湯都撒在了他自己的手上,將他自己給燙了;可是這個呆裏呆氣的寶玉卻緊拉著丫鬟的手,急急忙忙地問:“燙到哪裏了?疼不疼?”

“以現代人的眼光再看《紅樓夢》,好多人都覺得賈寶玉性情軟弱,沒有擔當,對於大觀園裏許多女子的最後結局,都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是我倒覺得,至少在關懷小丫鬟的那一刻,寶玉的真性情顯露無疑,他可以拋下所有貧富貴賤的觀念,而僅僅將對方當一個人,當一個女孩兒來看待。在那個時代背景之下,賈寶玉就算不是一個可靠的人,他也總是有長處的。”

梅若雲不曉得怎麼地,就將她心中對賈寶玉的評價給說了出來。

因為做這“紅樓宴”的緣故,梅若雲讀過好多遍紅樓,看的紅樓同人也不算少,她可不覺得那些拆CP的把紅樓的結局真正改好了多少,至少她絕對不支持拆“木石姻緣”。

不過當年她與閨蜜們一起談起紅樓,談起寶玉,她一開口為“木石姻緣”辯護,立即就被一群閨蜜齊齊地噴了。

當然了,賈寶玉總是被“黑”,自然是因為他性格上有種種的弱點,可是若沒有這樣的寶玉,那紅樓,還能是紅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