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兒抱著銅鏡臭美了半天,才戀戀不舍地放下了,肚裏一陣又一陣的咕咕直叫,提醒著她——顏值再高又怎樣,顏值又不能當飯吃……
所幸柳母給她留下的碧粳粥還在廚下。柳五兒心滿意足地舀了一碗,撿了幾樣灶台邊放著的小菜,坐在一隻小矮凳上吃起來。
一麵吃,柳五兒一麵感歎賈府工作人員的生活福利還真是不錯——碧粳粥,就是碧粳米熬的粥。要知道,這碧粳米在清代可是貢品。這碧粳粥看上去碧瑩瑩的,聞起來帶著一股稻米特有的清香之氣,然而較之尋常大米,卻更加濃鬱甘醇。
這碧粳粥好吃是好吃,可是柳五兒吃了一小碗,便已經覺得飽了——原主這點點小胃口令初來乍到的柳五兒同學非常不習慣——這可能與原主身子骨太弱有關係吧。
書上說柳五兒“身有弱症”,隻是也不曉得是真的有病,還是隻是飲食習慣不好而已;或者是這個時代根本崇尚病態美,將小姑娘們都養得跟林妹妹一個風範,都是“美人兒燈”,吹吹就壞了。
柳五兒以前看《紅樓》的時候,也曾讀到,賈府中人若是生病,除了吃藥之外,還會清清靜靜地餓上兩頓。也不曉得這原主是不是因為病的次數太多,總是挨餓,結果生生地把胃口給餓小了。想到這兒,柳五兒對這具身體的生母便略少了幾分好感。
其實再好的藥物,也不及食補。
就拿林黛玉來說吧,黛玉進府的時候,隻是吃著“人參養榮丸”,說明她當時並沒在生病,隻是氣血虛,需要溫補而已。若是那時候有人能替她好生調理,食補為主,多吃一些補元氣的食物,少吃些藥物,待林黛玉成年之時,必定不會還是那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隻可惜林黛玉在賈府之中,所得到的待遇,大多隻是“表麵功夫”,顯得賈家人待這林家孤女多麼親善,然而說到底,真正關懷黛玉的,還是少之又少。
再說,這柳五兒的家人也是,心疼女兒病弱也罷了,四處去尋什麼“玫瑰露”、“茯苓霜”,弄來給柳五兒進補,結果還惹上偷盜的官司。這便是“食”與“藥”之間,五穀雜糧與珍稀補品之間,本末倒置了。
所以這會兒,柳五兒同學瞅了瞅自己身無二兩肉的小身板兒,然後哀怨地看了一眼擱在灶下的幾塊棗泥山藥糕,曉得這等美味,她短時間之內是無福消受了。
正想著,柳五兒忽然見麵前多了一個人,此人麻履鶉衣,形容古怪,這時候伸出黑不溜秋地五指,已經拿住一塊棗泥山藥糕往口中送去,一麵吞咽,一麵還喃喃地說著什麼,“世人都曉神仙好”。隻見他三下五除二,一塊糕已經下肚。柳五兒又驚又怒,伸手就攔,卻沒有那人動作快,那人已經夠著了第二塊糕,在潔白的糕身上留下黑黑的一個五指印。
“喂,你又來幹什麼——”柳五兒已經認出了這便是當初將她拐帶到此的跛足道人,手一伸,抄起屋角擱著的笤帚便要將道人掃出去。
“且慢!”跛足道人大喊了一聲,說:“梅姑娘且慢,貧道過來是有要事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