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林找機會上洗手間,順道結掉同學聚會和包廂賬單。
路過同學聚會點,看到李金發在和菲菲說著話,忙走過來打招呼。應林感念去年找工作時李金發的幫助。
李金發提出想認識焦仁和。看到應林長時間不說話。李金發說,不方便也沒關係。菲菲則幫腔,李金發人很好,能幫則幫。
應林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剛才想怎麼辦比較好,我比較遲鈍,所以反應慢,請勿見怪。然後讓李金發跟他一起走,進包廂。
大家看到應林隨便帶個人進來,有些不快。
“剛才我想順道結賬,剛好遇到朋友,他搶著把賬結了。邀請他來給各位敬杯酒,請大家不要怪我自作主張。”
廖文化率先響應,“應林朋友就是我朋友。來,我們喝一杯。”貴賓都這態度,大家自然不再有意見。
李金發為人八麵玲瓏,很快與大家打成一片。應林倒很佩服這樣的人,隨便就能融入別人的圈子,自己萬萬做不到。
應林晚上沒回家,直接與廖文化住一間。他和李濱仍然開兩間房。
廖文化打算給應林父母拜年,計劃隻和李濱去,但焦仁和一定要全程陪同。
應林老家離市區一個小時車程,隻有四個人,其中三位有駕照,應林還沒拿到駕照。焦仁和幹脆自己開車,四人還可以同車聊天。
應林家裏比較簡陋,沒有打算多呆。
廖文化和李濱送上禮物,焦仁和也準備一份送上。
剛才車上約定一起回BJ,應林收拾好行李。稍盤桓一小會兒,應林就帶他們到縣城吃飯。
隔天,三天一起坐火車回京。
車上,應林透露一些然然的想法。讓廖文化樹立更遠大目標,也許開好東二環店後,然然就會放手,讓廖文化和李濱徹底接手管理。
“文化,你想過將萬隆電器發展成幾百家、上千家連鎖嗎?”
“沒有耶。”
“那就更沒有在電器行業奮鬥終身的想法。注定我們都隻是過客,永遠追求快錢。”
“快錢是什麼?”李濱問。
“你看賣油條和幹工程有什麼區別?賣油條辛辛苦苦幾十年,可能賺的錢,不夠幹工程一年收入。這是其中一種快慢錢。還有一種,同樣幹工程,發展速度慢,生存會越來越困難。競爭中的快慢錢。”
“我們要賺快錢!”廖文化大吼一聲。
林昭然比應林更早回到BJ。
傳出西二環店房東要解約。林昭然彙總各方麵反饋消息,親自與業主單位一把手交流。可以確認黃今振出手報複,他有一位親戚是業主上級單位一把手,現在處於試探階段,個別約見業主單位管理人員,了解租賃合同情況,試探解約態度。
林昭然意見謹守合同,加快布局東二環店,爭取五月一日前開業,必要時請林家、李家、廖家出麵協調。
應林一樣想法,補充意見一要防止被強拆,堅守商業糾紛,避免上升為政治事項;二要做好員工思想工作,不可出現假冒偽劣以及傷害消費者事情;三要因勢利導,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結合事態發展宣傳東二環店。
黃家動作很快,業主單位接到上級公文,要求使用萬隆電器商場場所,即時清空。業主單位不敢得罪上級,也不敢違反合同,隻好與林昭然商量。林昭然態度明確,按合同賠償兩百萬,萬隆電器立即搬離。業主單位將情況寫成說明上報。林昭然私下裏與業主單位一把手商量,不著急立刻將情況上報,等催促時再報,以後每次催促都上報一點新情況,會有變化時間點,具體是什麼,當然不能隨便告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