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手溫柔一點(1 / 2)

豪言壯語真好!

好,從看報表開始。

林昭然撕開保密級別密封袋,給,這是萬隆電器報表,按上次你吩咐那樣,有總表,也有各個分店表格。

林昭然批閱德通進出口公司各項準備資料。

萬隆報表顯示,兩家開打原因光明正大,生存壓力大,成本劇烈上升,單品利潤直線下跌。現在也就隻有銀行流水嘩啦啦地流,管理層有沒有在打退堂鼓?

應林打電話給廖大民,請他安排人收集門店資料,包括各個門店進門產品品牌及價格、專櫃麵積前五名的產品品牌及價格,獨有品牌;以上對手的資料。

廖大民動作很快,萬隆統計員楊尋雲打來電話就收集資料幾個問題詢問應林。楊尋雲是位細心好姑娘,將收集資料過程,資料來源一一細化,向應林核實。最後還問應林,原先她為了采購計劃做預測的資料可否使用。

應林聽到楊尋雲這麼裝也,印象一下子高大尚。這麼靠譜一個人,以前怎麼沒冒頭?

楊尋雲提供資料大而全,林林總總,做了簡單歸類。應林足足看了三天資料。

萬隆建成投入營運十三家分店,正在籌備十家。嘉郎投入營運六家,正在籌備八家。相互之間店鋪距離不超過三公裏,有的幹脆麵對麵。

雙方市場競爭簡單粗暴,一句話肉搏。

你降價,我也跟著降價。你降一毛,我降兩毛。誰也不肯落後,這才上演互相派遣價格抄寫員。開始帶著紙筆,正大光明抄。值班職工自然不爽,想著法兒阻止,到後來演變不聽勸告就打的地步。

雙方產品有差異。雙方都有獨家產品。有些品牌一樣,產品型號不同。

“然然,你看萬隆和嘉郎數據。雙方不分產品競相降價,對萬隆不利。萬隆銷售額遠比嘉郎,比如萬隆銷售額一億,降百分之五,少五百萬利潤;嘉郎銷售額五千萬,降百分之五,少二百五十萬。競相降價很難在短期內將對方打垮,打破產,降價幅度隻會越來越大,長期下來,萬隆損失更大。這種模式不可持續。”

林昭然讓應林接著說。

“‘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嘉郎五樣產品銷售量占比很大,萬隆也有相類似的產品銷售量很普通。雙方銷售量最大五種產品中,隻有一項重疊。萬隆在嘉郎銷量最大五種產品大打價格戰就行。降價、降價、不斷降價,虧本也幹。用各種名目降,廠商不降,萬隆可以發放產品優惠券。降到嘉郎沒有利潤為止。這五樣產品占總銷售額百分三十,就是一千五萬,降價百分十,可以減少嘉郎一百五十萬利潤。相反,五樣產品在萬隆銷售額才一百萬不到,降價百分之十,才減少十萬利潤。”

林昭然點點頭,“以十萬換取對方一百五十萬,降低對方利潤,非常劃算。萬隆、嘉郎一時殺不死對方,競爭會長期存在。銷蝕對方利潤,消耗敵人有生力量,方為根本。‘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溫水煮青蛙,不能降太猛,溫柔一些,以萬隆為主,每次降一點。滿滿磨,磨到嘉郎沒脾氣。”

“可行,不能讓嘉郎沒發覺。不然他們專門針對萬隆銷售額高的品牌也頭疼。”

“我來跟廖大民說,以後不用再派人抄價格。”

萬隆業績下滑速度太快,超過李家、廖家、林家預期。

壓力集中在廖大民身上。失敗過一次,本以為東山再起,風光一段時間。嘉郎來勢洶洶,萬隆被動應對,影響逐漸顯現,銷售額仍然在增長,利潤嚴重下滑。嘉郎可以利用銀行流水,擔保貸款,拿到大量投資資金。萬隆因為林昭然轉讓時附帶條件,不能使用萬隆擔保來套取資金,反而束手束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