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武當山居
張三豐遠赴西域找《九陽真經》,即便是有準確位置,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找到。
這幾日莫聲穀一直修煉散功法門,這散功法門與補天訣有些相似之處,都是消散真氣來彌補自身的功法。
段盼兒從商洛山歸來,一見莫聲穀的慘樣,眼淚不由的噗噗的流下來。弄得莫聲穀好一陣哄她,她才破涕為笑。
莫聲穀下了武當山之後,段盼兒本來是在武當居住,隻不過她一個未嫁之女,常常在夫家居住,麵子上實在是不好看,所以才下山去了峨眉。得到莫聲穀的消息才急急忙忙趕回武當。卻不曾想莫聲穀的傷勢已經嚴重到如此地步。
段盼兒心中暗暗自責覺得自己不該為了顏麵之事,離開武當山,倘若莫聲穀有了三長兩短,自己豈不是連莫聲穀最後一麵也見不得了嗎?
經此事之後,段盼兒索性在武當山之山定下居所,長居武當山上。
月餘之後,張三豐歸來。自然帶回了《九陽真經》,為了不引人耳目,這本《九陽真經》改名做《武當九陽功》。修煉武當九陽功的第一人正是莫聲穀。
匆匆一月有餘,莫聲穀的真氣全然散盡,又成了一不會武功的普通人,一時間還不太習慣。
莫聲穀來向張三豐請示如何重修。
張三豐對莫聲穀說:“你知道那一日張天師讓你帶過來的天師教秘典是什麼嗎?”
莫聲穀說道:“還請師傅明示。”
張三豐說道:“是張天師手記。”莫聲穀知道這張天師手記,決計不是莫聲穀遇到的那個張天師,而是張道陵。
莫聲穀心中微微皺眉,暗道:“天師教的道統大半都是來自張道陵,張天師手記更是分外重要的東西,怎麼會輕易給外人啊?”
張三豐看的出莫聲穀的疑惑,說道:“這張天師手記,對我大有裨益,可以說省了我十年苦功。但這卻不是張天師給我這個原因所在,你知道張天師為什麼要給這本手記嗎?”
莫聲穀心中疑惑道:“不知道。”
張三豐說道:“是,為了你啊?他想用前輩高人的經驗告訴我,修行武道決計不能超脫此界。而隻有仙道才有成功的可能。兼修武道最厲害的前輩不過是逍遙子而已,即使逍遙子也不過是多活了幾十年而已,還不如一般修行仙道的前輩。所以他怕我毀了你這個好苗子,給我這一本秘典,一來示好我,二來是隱隱規勸,讓我不要耽誤了你。”
張天師也許還有一個意思,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張天師與張三豐走得不是一條路,自然也就有所隔閡,所以才不登門造訪,而是托莫聲穀之手。
莫聲穀說道:“張天師為何對我如此看中?”
張三豐笑道:“很多事情,以前我不知道,隻是今日看了張天師手記才知道其中種種隱秘。能修仙之人少之又少,你這種修仙資質是相當少見的,所以張天師才分為惜才。我也是今日才知道,武道與仙道有著根本的不同,為創建的《柔雲心經》也是根本的方向性錯誤。仙不仙,武不武的。你這次重修是一個大好機會,來選擇是修仙還是修武?修仙其實並不講究年齡,即便是七老八十入道之人也大有人在,相對來說修仙還是容易一些。”
莫聲穀說道:“師傅,我如果修仙是否要離開武當山啊?”
張三豐沒有說話,莫聲穀已經知道了。
莫聲穀心中立即就有了決定了,說道:“師傅,我決定跟著你繼續習武。”
張三豐說道:“張天師千載傳承,自有不凡之處,你能可不要錯過了。”
莫聲穀朗聲道:“張天師再有千載傳承也是別人的,而現在我與師傅,將創立武當派的千載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