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則率領程普、黃蓋、韓當前來袁術營寨相聚,孫堅先和袁術見禮,袁術心虛,所以一改往
日傲氣,請孫堅坐下,孫堅以杖畫地道:“董卓與我,本無仇隙。可如今我為大義奮不顧身,親冒矢石,
來與董卓決一死戰,上為國家討賊,下為將軍家門之私;而將軍卻聽讒言,不發糧草,致使堅大敗,折損
數員大將,將軍何安?”袁術惶恐無言,良久方才道:“我也是受人欺騙,今日便斬進讒言之人。”說完
下令將那獻讒之人斬殺,然後再想孫堅賠禮道歉,孫堅為人豪爽,見袁術如此,又怎會再怪罪?當下和袁
術作別,離開袁術營寨回到本寨。
而虎牢關上李儒見呂布報告說有敵人他也打不勝,便打起了歪主意,向董卓進言說:“主公,我近日
在街市聞聽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
對應著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傳至今日亦一十二帝
。天運合回。主公將都城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董卓點點頭,大讚有理,但還是道:“恩,如此甚好,我且問問奉先的意思。”畢竟呂布的謀略是董
卓也承認的。但是事情傳到呂布的耳中,呂布大為焦急,因為呂布知道董卓非常相信這種迷信的事情,自
己若是說的太堅決反而招之不喜,於是提筆書寫道:“孩兒聞聽此事,也覺頗為有理,但是洛陽乃是長安
東麵的一處重鎮,不可輕易防手,父親應當妥善保護好洛陽不失才是,孩兒不才,願意留守洛陽,一來可
為父親守衛東麵之門戶,二來也為父親大人保護好撤退之路。望父親大人三思。”
書信一日即到,董卓正待答應,李儒卻道:“主公,溫侯如此,必有事因,長安具有天險,和函穀雄
關,無人可攻下,主公不如將所有的百姓和財物移到長安,久據長安豈不是好?”董卓大感有禮,於是又
把李儒的意思傳給呂布,呂布一看到,肺都差點氣炸了,大罵蠢貨,但是也沒有辦法,雖然思量著董卓一
旦撤退,自己就是獨拒諸侯聯軍,正是用人之際,但是一想到史書上記載的董卓遷都時的慘景,哪裏還顧
得上自己的安危,立馬叫來十呂將,命他們率兵幫助移民,還特別打招呼,財物不用管,一切都以百姓為
先,而且還下達嚴令,叫夜殤一定要保護好張玲,洛陽到長安路途顛簸,加上張玲現在有了身孕,體質孱
弱,怕是受不了這樣的顛簸之苦。
一切搞定,汜水關卻就隻剩下了四萬兩千士兵,而且隻有五千騎兵,董卓早已經撤回了洛陽,準備移
都事宜。董卓一回到洛陽,次日早朝,對文武百官道:“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我觀旺氣實
在長安,我欲奉駕西幸。你們各宜早日準備。”司徒楊彪道:“關中殘破零落。如今又無故不要宗廟,棄
皇陵,恐怕會百姓驚動。天下就真正的動亂了,望丞相鑒察。”董卓大怒道:“你想阻礙國家大計嗎?”
太尉黃琬見董卓發怒,絲毫不懼,依然出列道:“楊司徒之言甚為有理。前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
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存之一二。今棄宮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董卓冷冷的
看了他一眼,道:“關東賊起,天下播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克日可辦,宮室營造
,不須月餘。你們不要再亂言。”司徒荀爽諫道:“丞相若欲遷都,怕是百姓騷動不寧了。”董卓大怒道
:“我為天下大計,豈能顧惜小民!”即下旨罷罷黜楊彪、黃琬、荀爽為庶民。
董卓出宮上車,隻見二人望車而揖,眾人視之,乃是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董卓現在心情不好,
淡淡的問道:“你們有何事?”周毖道:“今聞丞相欲遷都長安,故來諫之。”董卓本來就很不爽,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