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陰學宮大門前青衣學子,獨退百甲儒衣士兵風波已經過去半月有餘。
至於這場風波導致的餘波,並未怎麼影響到王易。起碼,沒有任何一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親自找到王易批示過什麼。
能在上陰學宮求學的學子都不是蠢材,或許一時因為王易那番話而熱血澎湃。但是冷靜過後,就會仔細思量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將門與文官之間的矛盾遠不是他們這些尚在求學的士子所能參與的,沒人希望下一個倒黴的會是自己。而王易一番話,就是明擺著表態示好將門。
不過聯想到半年前,王易還在大放厥詞批判將門驕橫。也讓人不得不懷疑,王易是不是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也因此,王易在上陰學宮內,依舊沒有得到一個朋友。
代表文官的團體自然不屑理會王易,沒有痛下殺手或多或少還是看在王易便宜老爹王肅的麵子上。
將門雖然心裏有些感激王易說出大家都心知肚明,卻沒人敢提的一番話來。也不得不礙於上麵大人的心思,既不會拉攏王易,也不至於對王易落井下石。至於半年前的恩怨,王易隻算是點燃事件的一根火柴,被人利用而已。如今放過了就放過了。
皇宮深處,皇帝陛下自然不會因為王易一番話就放緩削減兵卒的決定,但是上陰學宮那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大秦氣運國鍾敲響。就不得不讓聖上再三思量這個二十年前就定下的計劃可行性。
雖然當事人王易並不清楚自己一番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一大帝國的未來走向。但是王易對於能夠解決眼下與將門之間的矛盾,還是比較滿意的。
至於是不是依舊受人排擠,王易並不在乎,反正來上陰學宮就是為了應付王肅,還有滿足盧氏小小的幸福憧憬。
經曆過大起大落的王易非常的清楚,學問固然有用,但不過是用來為武人錦上添花的工具。任何一個帝國的建立,哪次不是依靠武力。
而一旦保命最有用的手段武力消失,等待他的隻有滅亡這一個命運。
國家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至於究竟是選擇外聖內王,還是外王內聖。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正把一部曆史書當成陰謀論觀看的王易,抬頭就看到身邊一女扮男裝士子打扮的俏臉書生,在瞪著一雙美目看自己書上的注釋。
不打算揭穿對方並不高明的偽裝,王易合上書本笑道,“同學,我們認識嗎?”
絲毫不覺得偷看無恥的女子大方坐到王易對麵,仔細打量著王易。片刻後,女子小巧瓊鼻皺了皺,充滿靈性的嗓音,“我還說你是一個什麼三頭六臂的家夥,能讓我家小姐念念不忘。原來長得也不怎麼好看嘛。早知道我就不來了。”
王易笑的很和善,竟然會遇上如此一位心思單純的少女。難道她的那位小姐沒告訴過她女扮男裝要把胸束起來嗎,最不濟也得讓她知道男子並不抹紅妝。
見王易不理會自己,獨自發笑,扮男裝女子有些不開心,“喂,你這個家夥笑什麼?”
搖搖頭,王易笑道,“在問我問題前,起碼告訴我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