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小時候,我的記憶就是從拉著哥哥的衣服後擺開始的,父輩們幾乎都是從內地到XJ支邊的青年,一般的家庭中除了父母就是小孩,很少有爺爺奶奶輩的出現,那時的小孩真多,沒有了老人父母想照應也會照應不過來,聽父輩們說過,剛來XJ時,醫療條件很差缺醫少藥的,初生的小孩死的很多,大多是因為父輩們沒有照顧小孩子的經驗,又沒有老年人傳幫帶,一些照顧新生兒的基本常識都沒人知道,所以才會發生那麼多悲慘的事。我出生的時候,情況已經好了許多,在我出生之前,他們已經總結出很多的經驗,團部也有了健全的醫院,孕婦和新生兒也會定期去醫院做個體檢,有個頭痛腦熱的看病都是免費的,條件改善以後,孩子們便多了起來,那時的人們還不懂怎樣去避孕,國家也沒提倡計劃生育,還是那個人多好辦事的年代,孩子們便一個個生了出來,越來越多後,小孩子也變的沒那麼金貴了。

我們家小孩子算是少的了,就我和哥哥兩個,本來我也該有個弟弟或妹妹的,隻是那時的生活條件太差,不知道自已已經懷孕的母親為生活所迫竟然去了離我們那有二百多公裏WLMQ和我們團場的那些職工家屬們一起編成了一個家屬排,在建築工地當小工。我不知道懷孕的母親是怎樣挺過那段艱苦的日子的,我那可憐的弟弟或妹妹就是在那時胎死腹中的,而這一切我父母竟然會不知道,母親也不知為此受了多大的罪,默默的就堅持了下來,從建築工地上回來後,一真過了很多年母親的身體都不好,在團部的醫院怎麼也查不出來是什麼毛病,最後母親是在建築的工地上肚子疼的利害實在沒了辦法才從WLMQ回來的,母親沒有回家,才到QT縣就被父親接到送進了奇台的縣醫院,直到那時才查出小孩子已在母親的肚子中死了很多年了。現在想起這件事我的心中還有些發酸,父輩們生活的艱苦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難了解了。

在我的記憶當中,年青的父親長的是十分的英俊的,母親就更不用說了,就是到了現在,我還是覺得媽媽的皮膚要比我的好上許多。雖然年輕時候的我也會自得的認為,自已的長相也算是很帥的,可與年輕時的父親比起來卻是差的太多,我家直到現在還保留著父青年輕時的照片,即便是我那經過人為加工的大大的結婚照和父親才從學校畢業時的小小的黑白照片相比,我還是覺得自已的長相比父親遜色了許多。父親從學校畢業後便帶母親來到了XJ那時候與其說是支援邊疆倒不如說是為生活所迫,父親的家兄弟姐妹就有六個,我老爸是排行第三,家中種田為生,條件算是極差了,好在老爸的家鄉,紅薯的產量極高,總算還可以用紅薯粥去填飽肚子,小時候的我不隻一次聽到母親說起父親喝紅薯粥的樣子,大大的海碗老爸一次竟能喝上四五碗。很難想像老爸那時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肚子,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這樣,就像有錢的人會變的越來越有錢一樣,越是平時吃不飽飯的人就會越能吃的,可想而知那時的生活條件多差,想吃一頓飽飯都是很大的問題。老爸去支援邊疆,這也意味著家中就可以省下老爸的口糧,所以我覺的老爸支邊最大的原因是生活所迫,老爸那時也不過是一個半大的孩子,又有誰家的父母願意家中的孩子去遠在幾千公裏之外的XJ工作。母親家的條件稍好一些,姐妹五個加一個老幺舅舅也是六個,家中也是種田,可母親的父親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木匠,這讓母親的家庭生活條件稍好了一些,至少能吃上飽飯不用餓著肚子,老媽也是排行第三,兄弟姐妹的數量又和老爸家一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緣份。至於他們是怎麼相知相識的,這對我來說還是一個迷。長大懂事後我也問過幾次,可老爸老媽卻總是嘿嘿一笑就搪塞了過去。

老爸老媽才到XJ時,生活條件十分的艱苦,連住的都是地窩子,這種地窩子等我長大記事時已經沒有了,聽爸媽說那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然後再在坑上用樹枝和草蓋一個頂就是一個家了,老爸是師範學校畢業被分配到XJ去的,老媽算是老爸的家屬卻沒有被團場按排工作,其實我老媽的學曆在那時還算是很高的,由於媽媽家中的條件比較好所以能上到高中畢業,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媽媽的家庭出身掛了一個富農的身份,這也算是團場沒有給媽媽按排工作的最重要的一條原因了。媽媽沒有工作,家庭的收入就全靠著老爸一人,老爸那時的工資也少得可憐,再加上我和哥哥的相繼出世,老爸那可憐的工資根本就不夠用,在我出身的那一年,由於XJ的條件實再是太差,媽媽曾帶著哥哥和才出身不久的我回內地待了一年,隻是那時我太小根本無法將這些事記住,直到我滿了周歲後,老媽才又帶著我回到了XJ家中多了我以後,生活就更加的艱苦了,這也是為什麼老媽幹活這麼拚命不顧自已身體的原因了。老媽從奇台的縣醫院回來的時候,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見到媽媽了,聽到媽媽回來的消息我便飛快的跑出了家門,在我家西麵的大路邊,停著團場唯一的一輛長途客車,爸爸將媽媽從車上攙了下來,我跑到離了媽媽還有七八米左右的距離時停了下來,媽媽那時瘦弱的樣子讓我感到很陌生一時沒有認出來,看到爸爸身邊這個有些陌生的女人我呆呆的站在了原地不知如何是好,那時的我側著頭,很是仔細的從頭到腳打量著媽媽,直到看到媽媽臉上那熟悉的笑容時,我才飛快的跑過去鑽進了媽媽的懷裏,媽媽在家養病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沒多久媽媽就有了工作,那時來我們團場的人越來越多了,團場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才開始擴建中學的,老媽便被按排到學校的食堂給住校的學生做飯,老媽有了工作後,我家的生活條件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在我的記憶當中,不管條件多麼艱苦,老爸老媽總是恩恩愛愛的,有一件很小的事一直讓我很感動,媽媽在奇台住院時,偶爾嘴饞想吃西瓜,那時又是冬天,能存下來的西瓜已經是很少了,老爸卻是從醫院借了一輛自行車,跑了一天也不知道是從哪裏給老媽找來一個,這件事一直被老媽放在了心上,不止一次的在我麵前提過那讓她幸福的往事。生活也許說是這樣,幸福不幸福與錢多錢少並沒有太多的關係。一輩子的豐衣足食有時也會比不上困苦中的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