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所承受的壓力都是內在的。我們的心靈隨時都在麵臨著壓力和痛苦的困擾。“弓滿易折,月滿易虧”,對待人生中的壓力和挫折,我們要善於調適自我,及時為自己的心靈“減負”,這樣才能保全自己的實力。
當你感到有壓力時,不妨把煩惱和苦痛都當成廢棄物丟掉吧,當你把那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的怨恨煩惱從心頭清洗幹淨後,你就會獲得輕鬆愉悅的心境。
勇氣與堅持有一種魔力,可以使困境消失在無聲無息之中。
——哈佛學子、美國第6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
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悲傷的時間。
——哈佛學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
哈佛精英之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
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AifredKissinger,1923~),1923年5月27日生於德國費爾特市,猶太人後裔,1938年移居美國,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1943~1946年在美國陸軍服役,195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52年獲文學碩士,195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51~1969年任哈佛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班執行主任、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講師、副教授和教授,1969~1974年任尼克鬆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1969~1975年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1973~1977年任國務卿。此後在喬治敦大學任客座教授,兼任全國廣播公司顧問、大通曼哈頓銀行國際谘詢委員會主席、阿斯彭學會高級研究員等職,1982年開辦基辛格國際谘詢公司並擔任董事長,1983年任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分析員,1983~1984年任美國中美洲問題兩黨全國委員會主席,1986年9月任美印委員會主席,1987年3月任美國—中國協會兩主席之一。著有《核武器與對外政策》(1957)、《複興的世界》(1957)、《選擇的必要:美國外交政策展望》(1961)、《麻煩的夥伴關係:大西洋聯盟的重新估價》(1965)、《白宮歲月》(1979)、《紀錄在案》(1981)、《動亂年代》(1982)等。
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克鬆總統特使訪華,為中美關係大門的開啟作出了曆史性的貢獻。1972年2月陪同尼克鬆總統訪華。他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中美關係的發展。基辛格獲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1977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174.每天送給自己一個希望
【哈佛心語】
人生的真正快樂,是致力於一個自認為是偉大的目標。
——蕭伯納
【故事殿堂】
有一位醫生醫術精湛,生活幸福美滿,但不幸的是,在某一天,身體一向很健康的他卻被診斷患有癌症。這對他可謂是當頭一棒,他一度情緒低落。最終他不但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他的心態也為之改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勤奮工作之餘,他從沒有放棄與病魔搏鬥。就這樣,他已平安度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於他的事跡,就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這位醫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個人。”這位醫生不但醫術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崇高。
【智慧點睛】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希望是什麼?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昂澎湃,哪裏還有時間去歎息、悲哀,將生命浪費在一些無聊的小事上?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能夠信心滿滿地麵對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將時間浪費在無盡的悲哀和苦悶上,生命有限但希望無限,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能夠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175.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
【哈佛心語】
逆境能打敗弱者而造就強者!
——尼克鬆
【故事殿堂】
巴西足球隊為國家捧回第一個世界杯冠軍時,專機一進入國境,就迎來了熱烈壯觀的歡迎儀式:16架噴氣式戰鬥機立即為之護航。當飛機降落在機場時,聚集在機場上的歡迎者達3萬人。從機場到首都廣場不到20公裏的道路上,自動聚集起來的人群超過100萬人。裏奧市長晚出發了一會兒,竟然無法驅車去機場。他隻得從官邸乘直升機前往。途中,多數球員被請進豪華汽車,幾個主力隊員如貝利等則被人用手臂向前傳遞。4個多小時的路程他們腳不沾地,一直被送到總統府。
麵對這激動人心的盛大場麵,不由得讓人想起4年前機場上那靜悄悄的一幕:
巴西人都認為巴西隊能獲世界杯賽冠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半決賽中卻意外地敗給了法國隊,結果那個金燦燦的獎杯沒有被帶回巴西。球員們悲痛至極,他們想,去迎接球迷的辱罵、嘲笑和汽水瓶吧,足球可是巴西的國魂。
飛機進入巴西領空,他們坐立不安,因為他們心裏清楚,這次回國肯定會遭冷遇。可是,當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的時候,映人他們眼簾的卻是另一種景象。總統和2萬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機場,他們看到總統和球迷共舉一條大橫幅,上書: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