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四屆二中全會上對我國經濟形勢作了三句話概括:第一句話是經濟形勢總的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是健康的;第二句話是要善於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和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第三句話是說,加快經濟發展關鍵是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具體路子。江澤民同誌的三句話完整地概括、分析了當前全國的經濟形勢,我想對分析回顧前幾年我們所走過的道路以及當前的形勢也是合適的。
學校經過前幾年的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應該說改革有成效,事業有發展,水平有提高,機製也開始轉換,學校廣大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在逐步增強,因此前幾年的發展總的來說是好的,是浙大建校以來發展最好的曆史時期之一。這是我們貫徹了中央的精神,全校上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我們要用兩分法來全麵分析學校的現狀,應該看到在前進當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有些困難不容忽視。我想概括起來看,學校改革還隻僅僅取得第一階段的成果,離建立起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迎接世界科技革命挑戰的一流水平的社會主義大學目標相距甚遠。無論是學校的辦學結構、辦學水平、主動適應外部的能力、內部組織結構,還是內部的運行機製、隊伍素質,雖然不斷有所進步,但是離目標相距甚遠。從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人才等方麵來衡量,我們離中央、離社會的要求也相差比較遠。這幾年雖然有較大的投入,但是離建設中國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投入還是嚴重不足。我們的隊伍建設雖然不斷有所提高,但是,在國內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還不多,或者說隊伍並不宏大,在世界舞台上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更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利益機製格局方麵的調整和衝擊,學校麵臨新的挑戰,校內資金分散化的趨勢,人才流失的趨勢,教師和學生專心致誌從教和學習風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這些都是需要認真麵對的。
經過前幾年改革和發展,浙江大學在國內的聲譽雖有所提高,主要指標也有所上升,但是優勢並不顯著,也不穩定。兄弟院校發展勢頭很猛,改革的步子很大,瞄準的目標也很高。我們應該要善於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和解決前進當中的問題,正視弱點、缺點與困難。按照把浙大建設成為國內同類院校前列的目標,長期地奮鬥,堅定不移地抓住“教學、科研”兩個中心,與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不放。堅定不移地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努力探索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現代科技革命挑戰、符合教學科研內在規律的辦學路子。不僅要使學校在教學、科研水平方麵不斷提高,形成特色,而且要使學校在物質條件、學術環境方麵不斷地改善,使浙大培養的學生在政治思想、道德風貌方麵有新的提高。所以,我們不能滿足於過去取得的成績,不能停留在過去改革的成果之上,必須在新的形勢下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繼續努力。
當前的主要對策。第一還是要認準形勢,抓住時機,加快改革,加速發展。小平同誌多次指出,發展是硬道理。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我想發展也是硬道理。隻有學校各方麵事業發展了,條件改善了,教職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增強凝聚力,才有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物質基礎。學校隻有跟隨著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而發展,才能不斷地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不斷增長和提高的對科技與教育的需要。如果停頓下來了,我們就要落後,如果發展速度慢了,相對地也要落後。而發展的關鍵還是要抓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努力探索學校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體路子,探索學校主動迎接科技革命挑戰的重點和政策,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提高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的規模與質量的具體路子。改革是一個永恒的過程,舊的矛盾解決了,舊的體製轉換了,又有新的矛盾在前頭,要永不滿足,不斷地適應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當前,改革的重點,首先要抓住人才與資金這兩項工作,實際上是學校提高水平,提高質量,保證培養人這個根本任務完成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