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偶然的選擇(四)(1 / 3)

周日下午,趙嵐依舊去了那家玲瓏餐廳,老板遞給他一張菜譜。

“不用菜譜了,青椒肉絲蓋澆飯。8塊錢是吧?”

“對,8塊錢。稍等啊。”老板給他倒了杯水。隻用5分鍾就上菜了,

老板對他說:“你如果沒吃飽,還可以再添點飯。”他可真熱情。不過這熱情還是有限度的,添點飯不算啥,要是能添菜那才叫實在。

趙嵐要趕去學校,就不多耗費糧食了。他吃完飯,跟老爸碰了頭,老爸說:“來,把你的iphone給我,我給你換一部手機。”

換成了一部國產手機。挺好的,可以展現愛國情懷。趙嵐說:“哎,我參加了我們學校的信息學競賽培訓。”

老爸說:“信息學競賽?我聽說過,回去再查查看。這個好像就是寫寫程序,通過設計算法來解決問題吧。”

“你學計算機專業的,應該是行家裏手吧。”

老爸說:“我是研究計算機網絡的,對算法這一塊不算很精通。”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哪怕是同一個專業也有許多分支,老爸也隻是在鑽研其中一個領域,看來趙嵐並不能把他當成大靠山。

隻用二十多分鍾就到了學校,趙嵐一看到學校那幾棟宏偉建築就開始煩躁不安,幾乎成了條件反射。成堆的作業在那裏向他招手。老爸還是那句話:“我就不上去了。”

“好。”趙嵐獨自去寢室收拾了一會兒,再奔赴教室,腳步沉重得像壯士一去不複還了。

晚自習時,馮總又走進來嘮嗑:“你們把手頭的事情放一下。九月快過完了,接下來上四天課,星期五到星期天是中秋節假期。然後再上四天課,10月1日星期五又是國慶節放假。所以你們九月份真是舒服牛了。”

大家笑了一聲。趙嵐不知道這個“舒服牛了”是哪裏的方言,反正這個放假安排的確讓他感覺很愜意。

馮總接著說:“往往越是在這種比較空閑的時候,越能分出大家的差距。多用功的,就多收獲一些。高中三年是重新開始,必須靠自己!之前我帶的學生裏,有個人是他們那個地區的中考狀元,最後高考沒過一本線,這種事情經常有,不多說了。

“另外,我們放英語聽力一直是借用的別人的錄音機,播放效果也不太好,我們班還是應該自己買個錄音機。這由生活委員負責,小趙,你從班費裏扣出一些錢,在放假的時候去買一個。”

趙嵐答應了一聲。之後大家安靜地自習。

第一節晚自習結束後,又到了換座位的時節,教室裏再次變成菜市場,人聲鼎沸。大家搬著書來回走動,把桌椅推來推去,拖家帶口的(假如把成堆的課本視為家眷),折騰了接近二十分鍾。趙嵐和衛東被換到了第一組,兩人仍是同桌,可謂長相廝守。全班分為4組,總計10列,第1組和第4組是兩個人一排,第2組和第3組是三個人一排。趙嵐在黑板上寫好了周一的課表,並按照鄭思雅幫他製作的清潔表安排清潔人員。拿著這張清潔表他有種喜滋滋的感覺,像捧著個金元寶似的。

晚上回寢後,幾個人正在熱烈地討論《麥田裏的守望者》。吳付激動地說:“塞林格的書影響了美國一代人!”

趙嵐以低沉的聲音說:“不過很多家長都覺得塞林格書裏那種不好的詞彙太多了。”

吳付叫道:“要你管!”

趙嵐:“這不是我說的,是評論員說的。”

錢德生:“評論員?什麼評論員?”

孫泊澤:“哈哈,趙嵐評論員。”

錢德生:“我發現趙嵐總是記著別人說的話,幾乎是背出來的,但是很少真正表達自己的思想。”

趙嵐也不反駁,去廁所洗澡了。等他洗完澡出來,已經熄燈,而這5個家夥還躺在床上開著臥談會。

錢德生:“《麥田裏的守望者》表達的是那種叛逆的精神。”

孫哥:“不循規蹈矩,總是憤世嫉俗。”

錢德生:“如果循規蹈矩地活,那我現在讀書,以後就工作、結婚、生子、買房子。這輩子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