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寢後,那幾個家夥又在開演唱會,縱情高唱《老男孩》,估計這熱度要持續一個星期。趙嵐挺佩服李潛旬唱到“隻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和“任歲月風幹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這兩句時居然一點也不結巴,恐怕他的肺活量跟藍鯨差不多。
吳付唱完後還說了一句:“謝謝大家!”幾個人都笑了。突然,他叫道:“媽呀,我突然想起來我語文周記還沒寫。”
周宇正說:“那你要點燈奮戰了。今天馮老師還批評我們經常不交語文作業。”
錢德生說:“我就覺得沒必要為語文耗費很多時間,反正我上語文課一般都沒聽講。”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沈老師也察覺到軍心渙散,在周一的語文課上她就表露了不滿。在評講作業時,她說:“大家把語文作業拿出來。”
一陣翻動書本的聲音。沈老師厲聲說:“是語文的作業啊!”
她強調了“語文”兩個字,以此提醒正在做其他作業的同學棄暗投明。
“這段時間有的同學頻繁拖欠語文作業,要自覺一點。如果說連基本的作業都完不成,那其他的都無從談起。”
趙嵐對此持有異議。要想取得優秀的語文成績,或者說得更文雅些,要想具有良好的語文素養,其實並不一定要做很多語文作業。語文不像數理化,不能迷信題海戰術。趙嵐覺得,時常積累字音、字形、成語、病句的基本知識,多讀些真正的好文、好書,摘引佳句,偶爾做做模擬試卷,這才是修煉語文的正道。
沈老師評講習題稍顯乏味,像是沒加榨菜的稀飯。不過作業裏的第9題很有意思,它用一段話闡述了泡方便麵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出3個主要步驟。趙嵐瞧了一眼衛東的作業,寫得頗為簡潔凝練:第一,撒調料;第二,倒開水;第三,等。
沈老師笑道:“第9題,這是你們最常做的事情了吧?題目讓你總結泡方便麵的步驟!泡麵也不要吃得太多,對身體不好啊。”
在期中考試之前的一個星期,所有副課全部取消,所以藝術課、技術課、選修課、心理課都改為自習。進入高二以後,對於理科學生,政治、曆史、地理也變為副課。進入高三之後,課表裏就隻剩高考的六門課以及班會課、體育課。體育課是雷打不動的。即使在高三,每周兩節體育課絕不縮減,深得民心。
周波在醫院休養了倆星期,今天終於回歸沙場。趙嵐覺得周波有時說話稍顯尖銳,像刺蝟似的,傷人。所以,周波不在的這段時間,趙嵐感覺挺清靜,當然他也不會幸災樂禍,畢竟人家傷筋動骨了,應該表示同情。周一下午的政治課上,曹老師走到周波身邊,說:“好久不見,我很想念你啊。”
周波笑了笑。他是政治課代表,政治老師自然要想念他。
之前上交的政治作業發了下來,趙嵐瞧見自己每次作業都得到“A+”,也許是因為每道問答題他都不吝筆墨,寫了很多字,俗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有道選擇題曹老師居然用紅筆做了一個方框標記,這是趙嵐常用的標記,借以標出重點疑點,顯然她是有意和他使用同一標記,統一口徑。他有些吃驚,曹老師居然如此細致,真是兢兢業業。
上課後,曹老師回顧了之前講的內容,問:“決定商品價格的是什麼?”
大家答道:“價值。”
“對。之前有的同學問我,說一瓶水在這裏賣3塊錢,但是在沙漠裏,你也許能賣出1000塊錢的高價。同樣是一瓶水,它的價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不少人都有同樣的疑惑。曹老師問:“在沙漠裏的一瓶水和在這裏的一瓶水,價值相同嗎?”
難道不一樣麼?一瓶水換了地方又不會讓化學成分發生改變,反正就是氫元素和氧元素唄。
曹老師說:“我們知道,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沙漠裏想要獲取一瓶水是很難的,它所耗費的勞動量顯然多於在這裏生產一瓶水所耗費的勞動量。所以說,在沙漠裏一瓶水的價值更高。
“另外,價格也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在沙漠裏水的供應量非常稀少,價格當然就會上升。
“在供求關係的影響之下,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律的表現。”
原來如此。這道理可真有些玄妙啊,經濟學問題那玩的就是思辯。
曹老師又講到企業和勞動者,她問:“我們學校是不是一個企業?”
大家笑道:“不是。”
“對。那學校食堂算不算企業?”
大家猶豫了一會兒,有人說:“不算?”
“對。企業是具有盈利性的組織,我們學校和學校食堂都是非盈利性的,所以不算企業。那學校的超市算企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