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車在北方的原野上疾駛著,吳文靜正在專心地看一本《散文》,需要休息一下眼睛了,她便放下了書,向窗外望去。時值八月末,正是初秋的好時節,北方的原野還是一片蔥蘢,齊膝的牧草在輕風中搖曳著纖細的身軀,它們身體裏的葉綠素和水分正逐漸被輕風掠奪。遠處,牛群和羊群在貪婪地吃草,它們可能知道要不了多久,這肥美的草場就會變得一片貧瘠與荒涼,它們將被關在棚圈裏終日吃那缺少汁漿的幹草,直到度過漫長的冬天。牧人也許躲在了一棵榆樹下卷起一顆旱煙一邊貪婪地吞雲吐霧,一邊用渾濁的眼睛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昵地看著吃草的牛羊。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和湛藍的天銜接在了一起,整個景色像是一幅畫,令人陶醉。很快,草地、牛羊就被拋在了後麵,一忽兒是一排排的綠葉灌木,一忽兒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河上架一座小橋,再一忽兒,麵前又是裸露著岩石的壁立的禿山……被城市中林立的高樓大廈包圍得太久的吳文靜忽地回到了久遠的記憶,她的幼年和童年是在鄉村奶奶家度過的,那裏也有如此的山,如此的水,如此的樹木,讓人留戀。奶奶早已過逝了,這樣的景色早就封存在了她的記憶深處。如今看到這樣的景致,使她產生了回到童年之感,對麵前的一切感到那麼的親切。她不禁看得癡了。
男朋友路飛躍也不禁讚歎:“真是世外桃園,景色太美了。”路飛躍和吳文靜是同班同學,追求吳文靜很是辛苦,剛剛獲得吳文靜的同意不久,聽吳文靜說要去支教,他當時是很不理解的,他真不知道外表柔弱而美麗的她怎麼會有如此的想法。但為了博得吳文靜的歡心,讓他們的感情更進一步,又聽說國家對支教大學生有許多政策支持,支教經曆寫進檔案也是很光榮的事,於是他便認為吳文靜也是如此想法,也不點破,就跟她一起遞交了申請。
火車終於到了吳文靜選擇支教的小鎮魯河鎮。魯河鎮是個有著三萬多人口的大鎮,鎮子主要以農牧業為主。鎮子的南北被連綿的大大小小的山體包圍,東西通透,在南麵靠山有一條河,叫魯河,魯河的上遊森林茂密,水係發達,一到春天,冰雪消融,河床開始解凍,洶湧的冰水猶如脫韁的野馬四處奔騰,因魯河流經鎮裏,所以鎮由河得名。魯河的附近青山綠水,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是人們遊玩的好地方。為了走出山外,人們又在魯河上修了一座橋,架起了通向山外的路。魯河和魯河橋便成了魯河鎮的象征,也是魯河鎮最有名的景點。
吳文靜沿途看到魯河鎮錯落的房屋,多是紅磚水泥結構的平房,房頂大都是亮閃閃的白鐵皮蓋。在平房的中間散布著幾座小樓,可見鎮子裏的人們生活很富裕。
下了車,秋風送爽,吳文靜貪婪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掃窩在車廂裏的煩悶與窒息。魯鎮的車站不小,站台大概有一千多平,地上鋪著水泥磚。下車的人也很多,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魯鎮並不是像她所想像的那樣窮山惡水,黃沙漫天。相反這裏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相信人也會很美吧。原來在西北部一個偏遠的小鎮也在盡享祖國幾十年來經濟建設的新成就!吳文靜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