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此刻,雙方力量對比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具體來看,雙方各有航空母艦2艘,美軍有飛機121架,日軍有飛機122架,美軍在轟炸機方麵占優勢,而日軍則在戰鬥機和魚雷機方麵占優勢。另外美軍編隊徹夜向南航行,離開了風雨交加的海域,進入了天氣晴朗的水域,而日軍則向北航行,仍在有風雨的海域活動,雲籠霧罩,難被發現,氣象條件對日本人有利。可見雙方力量旗鼓相當,到底誰能穩操勝券,恐怕隻有上帝事先知道。
3.把航母列為首攻目標
5月8日拂曉,美國和日本航空母艦都爭先派出偵察機,因為指揮官心裏明白,此戰勝負取決於能否先於敵方查明對方位置。幾小時後,美國“列克星敦”號的史密斯海軍少尉駕駛的偵察轟炸機,經過一番偵察後終於發現了日本高木率領的“瑞鶴”號和“翔鶴”號突擊部隊。他用無線電向上級報告對方艦艇的位置:“2艘敵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航向120°度,航速20節,位置在東北175海裏。”兩支龐大的艦隊終於都找到了搜尋已久的對手,惡戰終於就此爆發。9時至9時25分,美航空母艦的突擊機群,在戰鬥警報聲中被蒸汽彈射裝置彈入空中,“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第一批起飛的飛機為39架:2架戰鬥機掩護24架俯衝轟炸機,4架戰鬥機掩護9架魚雷機,各機群之間保持5~10分鍾的間隔,風馳電掣般地撲向日航空母艦。10時32分,當美機飛臨時,日艦隊開始疏散躲避,狡猾的“瑞鶴”號迅速駛入雷雨區,借雨幕得以逃之夭夭。“翔鶴”號則轉舵逆風航行,企圖讓艦載戰鬥機升空應戰,此舉使其成為美機群的主攻目標。10時57分,在泰勒少校的指揮下,美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實施攻擊,“翔鶴”號艦首先中一顆炸彈,引起汽油燃燒,隨後艦尾又中1顆炸彈,大火蔓延至飛行甲板。滾滾升起的濃煙烈火,為後來編隊中被日本“零”式戰鬥機攔截而失去目標的美機提供了信號。11時40分,又有21架美機飛臨“翔鶴”號上空,第2次攻擊隨即開始。4架美軍俯衝轟炸機冒死降至760米處才開始投彈,結果“翔鶴”號再中1顆炸彈。這時,該艦已連中3顆炸彈,飛行甲板報廢、108人死、40人傷。13時,“翔鶴”號踉踉蹌蹌地退出戰場時,險些沉沒。由於“翔鶴”號失去了作戰能力,高木隻好令其撤出戰鬥。
但美國人贏得並不輕鬆:美軍的4架偵察轟炸機和2架戰鬥機在返航途中,遭到10多架零式戰鬥機的有力攔擊,最後全部被擊落。至此,美軍也付出了30多架飛機的代價。
就在美軍飛機向日本航空母艦上傾瀉鋼鐵的同時,“列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也遭到日本艦載機的猛烈攻擊,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就在美機起飛之時,正是日機出發之時。於是,另一場大的攻擊戰開始了。
當時,美軍的2艘航空母艦,同在一個環形警戒序列之中。規避運動逐漸使兩艦之間的距離加大,這樣就削弱了警戒,這無疑對日軍極為有利。“列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除了進行蛇形運動外,還不時駛出編隊中心,以便讓掩護它們的飛機起降。而襲擊日艦的飛機起飛以後,“列克星敦”號還留有9架戰鬥機和8架偵察轟炸機以防不測,“約克城”號則掌握8架戰鬥機和8架偵察轟炸機。
到了10點55分,“列克星敦”號的雷達突然發現在距離68海裏處有大批敵機從東北方向飛來,兩艦開始轉向,讓留在飛行甲板上的全部飛機起飛,總共17架戰鬥機和16架偵察轟炸機,由“列克星敦”號統一指揮,但與日軍70架強大的攻擊機相比,美軍的空中警戒力量畢竟太弱了。在戰鬥前,隻有3架美機得以攔截敵機,且馬上就被日機群吞沒。日軍飛機分成3個機群,兩個是魚雷機群,一個是轟炸機群,它們冒著美艦高射火炮和戰鬥機的猛烈火力,開始了凶狠的攻擊,最先遭到攻擊的“約克城”號成功地避開了敵機發射的魚雷,左衝右突,在密集的彈雨中奇跡般地僅中1顆炸彈。這顆炸彈在下麵的儲藏室裏爆炸,炸死37人,炸傷多人,但幸運的是航行能力和航空作戰能力並未受到影響。比“約克城”號噸位大,但機動性能差些的“列克星敦”號的命運就要悲慘得多了。它在敵魚雷機從艦兩舷夾擊下,屢屢遭到重創,一枚魚雷命中其左舷前部,劇烈的爆炸使船舷噴出一股夾著海水的巨大火舌,接著整個“列克星敦”號猛然一抖,在同一位置又中了一枚魚雷,航空母艦頓時被滾滾的濃煙覆蓋。與此同時日軍俯衝轟炸機也緊緊咬著受傷的獵物不放,一顆重磅炸彈正中左舷前炮位3門127毫米高炮,一時間血肉橫飛,將那裏的火炮全部炸啞。隨即一顆小型炸彈又命中了“列克星敦”號的煙囪。這艘航母此時已經被炸得麵目全非,慘不忍睹了。
整個攻擊持續不到10分鍾,日機攻擊便告結束,海麵瞬時就安靜了下來,剩下的隻有海麵上燃燒的軍艦和飛機碎片。重傷的“列克星敦”號傾斜著艦身,可以看出,是艦內已起火。但值得慶幸的是主機照舊能提供所需的速度,航速仍可達24節,飛行甲板完好,對完成攻擊任務後返航的飛機來說,母艦上仍然可以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