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中流砥柱(2)(1 / 2)

1939年12月,國民黨頑固派繼在各地不斷製造反共的流血事件後,將其反共活動發展為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其進攻矛頭主要指向中共中央所在地——陝甘寧邊區,以及晉西、晉東南和冀南的八路軍與抗日決死隊。在“十二月事變”中,國民黨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下令圍攻晉西的八路軍和決死隊。與此同時,國民黨胡宗南部向陝甘寧邊區發動進攻,先後襲占了寧縣、鎮原等5座縣城。在晉東南和冀南地區,頑固派軍隊作為國民軍也先後發動了軍事進攻。對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在中共中央領導下,一方麵以有力的自衛反擊,擊退了頑軍的進攻;另一方麵主動與國民黨談判,達成休戰協議;而且高舉不定決心團結、反對分裂的旗幟,在政治上發動全國人民反對國民黨破壞統一戰線的行徑。至1940年3月,粉碎了國民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民黨反共活動的在不斷升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麵臨著能不能堅持、怎樣堅持的嚴重問題。此時,中共中央審時度勢,分析抗戰大局情勢,進一步完善了旨在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一係列方針、政策。中共中央認為,國民黨限共與摩擦的政策不會改變,但還沒有同共產黨立即分裂的意圖。因此,在擊退其反共高潮之後,仍然應該堅持國共合作。1940年間,毛澤東先後寫了《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論政策》等重要文件,係統地總結了抗戰以來黨在統一戰線工作、尤其是反摩擦鬥爭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全麵闡述了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政策和策略方針。

毛澤東強調:“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是決不會變更的。”但是,由於國民黨采取了反共政策,因此,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根本指導原則必須是又聯合又鬥爭,以鬥爭求團結。兩者的辯證關係是,“鬥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鬥爭的目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毛澤東在分析統一戰線內部各種勢力的政治態度之後,指出黨為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政策必須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發展進步勢力,是因為這個勢力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和支柱;爭取中間勢力,他們往往可以影響進步勢力同頑固勢力的鬥爭;孤立頑固勢力,是為了限製和縮小他們實施反動政策的範圍和能量也是原因之一。即便在對頑固勢力的鬥爭中,也必須按照“以鬥爭求團結”的策略原則,把握“有理、有利、有節”的分寸和尺度。所謂“有理”,即嚴守鬥爭的防禦性,決不無故進攻人家,也決不放棄自衛權利;所謂“有利”,即在控製鬥爭的局部性基礎上,鬥則必勝;所謂“有節”,即堅持鬥爭的暫時性,決不可無止境地鬥下去,必須適可而止。

中共中央的上述方針、政策和策略原則,正確地把握了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的關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相忍為國,一切為了抗戰,一切為了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博大胸懷。

然而,正如中共中央所預料的那樣,國民黨是不會放棄其反共政策的。於1940年下半年,國民黨將反共重心轉向華中地區,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掀起。7月16日,國民黨方麵向中共提出所謂“中央提示案”,企圖壓縮八路軍、新四軍的編製,限製共產黨在敵後發展抗日力量。10月19日,又發出“皓電”,限令八路軍、新四軍於1個月內,全部開到黃河以北的冀察地區。與此同時,國民黨調整軍事部署,將包圍陝甘寧邊區的軍隊增加到40萬之眾;密令第3戰區部署圍殲皖南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部隊;密令湯恩伯、李品仙等部配合魯蘇戰區韓德勤部,準備進攻華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