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皇帝之死8(1 / 1)

光緒死因之謎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突然“駕崩”於北京中南海,死時年僅次38歲。11月15日,掌控晚清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後也死在中南海儀鸞殿內,終年74歲。皇帝和太後一前一後死亡,相隔不到20小時,轟動北京,震動中國。

光緒皇帝的死亡很不尋常,他年僅38歲,正當盛年,雖然從小身體羸弱,但並無生命之憂。最讓人們感到疑惑的是,光緒恰恰死在慈禧死的前一天,這驚人的巧合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慈禧從中作梗。

之前因為“戊戌變法”而逃亡到海外的保皇黨,一邊為光緒吊喪,一邊大肆聲討慈禧太後與袁世凱,指責他們是謀害光緒的主犯;國內眾人也狐疑滿腹,流言紛紛。光緒皇帝的死引起許多猜測,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

關於光緒帝的死因,曆史上有許多不同說法,但大都與慈禧太後有關:

說法之一:慈禧知道將不久於人世,害怕自己死後光緒皇帝重新掌權,推翻自己的曆史,於是派人毒死了光緒帝。這是最常見也是後人最認可的一種說法。據傳清末名醫屈桂庭多次給光緒帝看病,他在回憶錄中說:“光緒在臨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滾,並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臉色發暗,舌頭又黃又黑,明顯是中毒症狀。’”根據這種說法,光緒是被毒死的,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後,她掌控政權,又嚴密控製光緒帝,為保政權最可能下毒。

說法之二:袁世凱曾在戊戌變法中出賣光緒帝,他怕慈禧死後,光緒報複自已,於是通過太監用劇毒藥物害死了光緒帝。據末代皇帝溥儀回憶:“我親耳聽到一個侍候光緒帝的老太監講:‘光緒帝死前一天,隻是用了一劑藥,才變壞的。後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送的。’”

說法之三:太監李蓮英胡作非為,罪惡滔天,在得悉光緒帝的日記中載有西太後死後將誅袁世凱和他的消息後,與慈禧一起毒害了光緒。

說法之四:光緒帝體質虛弱,據醫學專家根據光緒帝生前的病曆,結合當時的曆史背景和現代中醫學理論,推斷光緒帝是因為嚴重肺結核病加上其他並發症而死的。

說法之五:光緒帝從小身體虛弱,而且有嚴重的腎虧,他從幾歲起就受慈禧的壓製,長期生活在緊張之中,又遭受一連串的挫折和打擊,導致病情逐漸加重,引起一係列呼吸道、消化道、等並發病症,最後病亡。

然而,猜疑歸猜疑,流言歸流言,誰也無法提供光緒被害的確鑿證據,究竟哪一個說法更接近於事實呢?光緒帝的確切死因到底是什麼?史學界關於光緒死因的辯論從未停止,懷疑謀殺說和正常死亡說幾經交鋒,卻一直沒能形成學術定論。因此,光緒的死因似乎成為曆史上一個無法破解之謎。

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考古工作的進展,光緒帝死因終於在他死後百年之際得到破解。科學家通過提煉光緒帝頭發中的元素含量,經過科學測算,發現他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

後來,又按照規範的法醫檢驗要求和方法,提取了光緒遺骨及衣物樣品測試,結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區部位、係帶和領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內層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於外層。再對光緒棺槨內、墓內物品和陵區水土等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表明光緒頭發上的高濃度砷物質並非來自環境沾染。最後他們得出結論:光緒頭發上的高含量砷並非為慢性中毒自然代謝產生,而是來自於外部沾染;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於光緒屍體的胃腹部,屍體腐敗過程進行再分布,侵蝕了遺骨、頭發和衣物。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劇毒的砒霜。因此,專家認為,光緒帝是死於砒霜中毒。

可以肯定的是,光緒帝是被下毒謀殺的,那麼謀害他的最大犯罪嫌疑人就是慈禧。光緒帝與慈禧太後之間積怨太久,仇恨太深,早已到了勢不兩立,有我無你、有你無我的地步。慈禧曾多次想害死光緒帝,慈禧極為害怕自己死後,光緒報複她,讓她死後不得安寧、死不瞑目,所以她可能預先設計毒死了光緒。

光緒帝在死亡前一天,向全國發布詔令,命令各地總督巡撫尋找名醫名方,推薦進京,為皇帝治病。這件事起碼說明了兩點,一是皇帝這時非常清醒,不像一個意識模糊、即將升天的人;二是皇帝對治好自己的病充滿信心。但是就在第二天皇帝就突然死了,令人感到奇怪。

更讓人奇怪的是,就在同一天,清朝廷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布兩道詔令。第一道:命醇親王之子溥儀,在宮內教養,並在上疏房讀書。第二道:授溥儀之父載灃為攝政王。光緒帝早已無權力,不可能任命自己的接班人,那麼最有可能下這道命令的人就是慈禧。慈禧一定,要光緒帝死在她之前。果然,詔令下達第二天,光緒駕崩。第三天,慈禧也駕鶴西去了。

當然,這隻是光緒中毒最大的可能性,下毒之人或許也永遠不能確定,因為一切關鍵人物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謀害光緒帝陰謀一定與慈禧有關,最大罪嫌疑人也是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