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任得敬擅權(1 / 1)

任得敬,原是北宋西安州(今寧夏海原西)的通判。元德八年(1126)九月,崇宗乾順進攻西安州時,任得敬獻城投降西夏。

投誠獻女,平步青雲

大德三年(1137),任得敬將17歲的女兒送給乾順為妃。任妃美貌端莊,通情達理,入宮後,十分受寵。任得敬盼女兒早日成為皇後,便暗中賄賂朝中顯貴及宗室掌權者,並買通了禦史大夫芭裏祖仁。芭裏祖仁伺機上表,請求皇上立後。乾順征求朝臣意見時,大家均推薦了任妃。次年八月,任妃被冊立為後。任得敬隨即被提為靜州都統軍。不久,任得敬鎮壓部落起義有功,又改授為翔慶軍都統軍,封西平公。

大德五年(1139),崇宗乾順去世,仁宗仁孝繼位。

人慶四年(1147),任得敬上表請求由西平府入朝為官,遭到朝臣普遍反對。頗有野心的任得敬於是用金銀珠寶賄賂討好重臣晉王察哥。兩年後,任得敬得以入朝,被封尚書令。次年十月,又晉封為中書令。天盛八年(1156)四月,晉王察哥亡故。九月,任得敬升任國相。崇宗時期的皇室諸王在朝時,任得敬篡權的野心還不敢過於暴露。重臣晉王察哥一死,他便無所顧忌,驕奢跋扈,變本加厲,舉朝為之側目。秘書監王舉對其惡性忍無可忍,提出彈劾,並棄官而去。群臣亦紛紛表露不滿。

位高權重,野心顯露

隨著大權在握,任得敬逐漸無所顧忌,專橫驕恣。在朝中肆意安插親信,排擠其他大臣。

任得敬得勢,其家族亦隨之飛升:其弟任得仁任南院宣徽使,任得聰任殿前太尉,任得恭任興慶府尹,侄兒任純忠則為樞密副都丞旨。任氏家族顯赫一時。他們隨意打擊、陷害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朝臣,飛揚跋扈。

仁宗皇帝一再對任得敬姑息、容忍。天盛十二年(1160),再次晉封其為楚王。任得敬出入儀仗,與君王等同。

位高權重的任得敬漸漸不再把仁宗放在眼裏。

他對仁宗皇帝實施的儒學治國十分厭惡,於是上疏請求廢棄學校,疏中稱:“經國在乎節儉,化俗貴有權衡。我國介在戎夷,地瘠民貧,耕獲甚少。今設多士以任其濫竽,糜廩祿以恣其冗食,所費何資乎?”“望陛下一切罷之。”仁宗沒有采納。

天盛十七年(1165),任得敬篡權分國的野心逐漸膨脹,準備占據興州、靈州地區。於是征發民夫10萬,修築靈州城,並在自己駐紮的翔慶軍司修建宮殿。動工之時,正值盛夏酷暑,役夫勞累不堪,怨恨之聲不絕。

倒行逆施,圖謀破產

由於仁宗推廣儒學,重文輕武,任得敬得以領兵20餘年,漸漸控製了一支強大的軍事隊伍,為其篡權裂國做充分的鋪墊。

天盛十八年(1166),任得敬開始試探金國統治者的態度。

他以舊屬夏國的莊浪族之隴逋、龐拜二門違命作亂為由,向金朝告知將出兵討伐,金世宗未許。十月,任得敬出兵襲擊已歸附金朝的莊浪族吹折、密臧二族,並劫掠其人畜、財物,金國未有反應。

天盛十九年(1167)十二月,任得敬生病,仁宗皇帝派使者到金朝為任得敬請名醫診治。病愈後,仁宗派謝恩使任得聰去金國答謝,任得敬亦附表及禮物致謝。金世宗洞悉任得敬附表進貢之意,回絕西夏使臣,“得敬自有定分,豈宜紊越!”

任得敬得知金朝不可信賴,於次年五月,遣使至四川,密約南宋宣撫使虞允文發兵襲擊吐蕃。打算以進攻吐蕃為借口,將靈、興州附近的兵力調離。七月,任得敬再派使者攜帛書去四川聯絡時,被夏兵截獲。仁宗心生疑竇,向金國密報。

至此,任得敬分裂西夏的野心昭然若揭。

乾元年(1170)四月,任太後去世。任得敬再無所顧忌,立即脅迫仁宗皇帝將夏國西南以及靈州周邊割讓給自己。仁宗無奈答應,並遣左樞密使浪訛進忠、翰林學士焦景顏到金國,為任得敬請求封冊。

夏國使臣到金國後,向金世宗求取冊封。金世宗意識到仁宗皇帝被佞臣逼迫,於是對使臣及朝中大臣說:“有國之主,豈肯無故分國與人?此必權臣迫奪,非夏主本意。況夏國稱藩已久,一旦迫於賊臣,朕為四海主,寧容此耶?若彼不能自正,則當以兵誅之,不可許也。”

金主的幹預,令任得敬心生畏懼。於是他與兄弟任得仁、任得聰等密謀應變。仁宗皇帝則因得到了金主相助,決心鏟除任得敬。

乾元年(1170)八月,仁宗皇帝暗中聚兵,設計誅殺了任得敬及其黨羽。次年十一月,在外駐守的任得敬侄兒任純忠,逃往金國北境,被當地部族殺死。外戚任得敬的篡權陰謀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