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海陵王完顏亮(1 / 2)

海陵王完顏亮是金太祖的庶長子完顏宗的兒子。為人縝密,極有城府。與之同為皇族的完顏是其父完顏宗收養的義子,後來繼承皇位。對此,完顏亮一直心懷不滿。

弑君奪位

金熙宗當政之初,銳意進取,勇於改革,對宗室貴族也比較重用。完顏亮是宗之子,又自幼和其一起長大,因此格外受到重視。

皇統七年(1147)五月,熙宗封其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進。十一月,升任尚書左丞相。次年六月,完顏亮改任平章政事,十一月,又晉升為右丞相,在仕途上平步青雲。

朝中宗、宗弼等重臣相繼去世後,皇後裴滿氏幹預朝政,操控一切。完顏亮順勢依附了皇後裴滿氏。由於受她賞識,不久即升任都元帥,掌握了金國兵權。熙宗對完顏亮的依附心存不滿,但因是皇後的親信,無可奈何。皇統九年(1149)三月,再次擢其為太保、領三省事。

由於皇後擅政,金熙宗大權旁落,加上太子夭折,變得日益暴虐,猜忌多疑。心情抑鬱時即借酒消愁,醉後常濫殺無辜。與執政初期的熙宗判若兩人。

皇統八年(1148)冬,熙宗先後殺死了親王、大臣、嬪妃等10餘人,皇後裴滿氏亦未能逃脫。

熙宗的舉動,令朝野震驚、駭然,一時間人人自危。熙宗人心盡失,逐漸孤立。朝政愈發混亂。

皇統九年(1149)四月,翰林學士張鈞在起草詔書時因用詞不當,被熙宗處死。完顏亮由於依附皇後,攀結權貴,在朝中頗不得人心,隨即被左丞相宗賢參奏張鈞之所為乃完顏亮主使。熙宗盛怒,將其貶為領行台尚書省事。

完顏亮在出京赴任的途中,路過中京。

早有謀劃的他,即與中京留守蕭裕約定,如果他在河南起兵舉事,蕭裕則結納猛安軍接應。

完顏亮行至燕京南良鄉時,被熙宗皇帝一紙詔書召還上京。完顏亮驚懼不已,以為事情敗露。回京後,熙宗授其平章政事之職,讓其繼續留京供職。一直處於惶恐中的完顏亮,不久即召集了曾被熙宗杖打過的右丞相秉德、尚書左丞相唐括辯、大理卿烏帶等人,密謀廢掉金熙宗。

十二月初九晚,密謀的

三人串通好給事寢殿小底大興國、近侍護衛十人長仆散忽土等,於寢殿刺殺了金熙宗。

金熙宗死後,完顏亮自立為帝,改元天德,降封金熙宗為東昏王。

初承大統,血腥殺戮

由於完顏亮是通過發動宮廷政變取得的帝位,因此一直心有顧慮:他擔心有朝一日,別人也會效仿他的行徑弑君。因此,他繼位後即大肆殺戮,把所有他認為能夠威脅到他帝位的人悉數趕盡殺絕。

同他一起發動政變的右丞相秉德、左丞相唐括辯等首先被殺。

完顏亮即位以前,秉德及唐括辯首先進行了密謀造反。由於完顏亮即皇帝位主要受護衛十人仆散忽土等人的擁戴,而不是秉德等人的本意。因此,一旦登基執政,必除之而後快。

天德二年(1150)四月,烏帶奏告秉德等人有謀反之意。完顏亮遂將其貶為領行台尚書省事。不久,派使臣將其殺害,秉德的弟弟特裏、裏也全被誅殺。隨後,大臣蕭裕等又奏告太傅宗本、唐括辯等人參與謀反,有改立太傅宗本之意。完顏亮得知後,借召請宗本打球,將其處死,隨即殺唐括辯。為了斬草除根,完顏亮再興殺戮,開始打擊皇室宗親:殺完顏宗翰子孫30餘人,殺太宗子孫70餘人以及宗室50餘人。

掌控大權的將士及眾多女真貴族,也讓完顏亮心有餘悸。於是,他先將大權在握的左副元帥撒離喝調離原職,改任行台左丞相,駐軍在外;命撻不野為右副元帥去往汴京,分奪軍權。撒離喝父子隨後被誣告謀反,完顏亮借機殺之。

在削奪了諸多實權者後,完顏亮開始鎮壓大批不服從管理的女真貴族,進一步鞏固其地位。

海陵王完顏亮的殘暴嗜殺,令朝野談之色變。這種極端的做法,雖然為他掃清了登基即位後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障礙,也讓曾經繁盛一時的金室宗族,凋零殆盡。

滿腹經綸,革新政治

完顏亮自幼博覽經史,滿腹才學。由於深受漢學影響,因此,在施政方針上,他和熙宗一脈相承。

用人方麵,他大膽起用漢人、契丹人及渤海人。即使在三師、宰執、尚書令等重要職位上,也不例外。完顏亮在大殺女真貴族的同時,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秀人才加入其統治行列中來。這樣的做法,打破了自阿骨打建國以來,朝廷大權皆為女真宗室貴族所壟斷的局麵,也對促進女真族的漢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