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明昌之治(1 / 1)

金章宗完顏(1168~1208),女真名麻達葛,是金世宗的嫡孫。11歲的時候,即被封為金源郡王。師從太子侍讀進士完顏匡、徐孝美學習女真語言文字及漢學經書。

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皇太子完顏允恭病逝。完顏以嫡孫的身份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陸續擔任了判中都大興府事、尚書右丞相等職,參與朝政。大定二十六年(1186),被立為皇太孫。

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金世宗去世,完顏即位,是為章宗。章宗在位20年,對金國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

謹守祖治,宇內小康

章宗生長在金國的盛世時期,自幼對祖父的文韜武略耳濡目染,加之對儒家文化的融會貫通,即位後,在繼承祖父治國方略的同時,極力效仿北魏孝文帝的幡然改進式的漢化改革方式,不再因循祖父的兼融並蓄的做法。

大定二十九年(1189)二月,章宗剛即位,就解決了金國曆史遺留下來的奴隸問題。金國的奴隸,地位極其低下。不僅要向國家納稅,又要向寺院納租。隨著向封建製的發展,奴隸製的存在已成為製約生產發展的嚴重障礙。章宗經過一係列的努力,使絕大多數的奴隸變成了平民。

不久,章宗還下令減少民間地稅的十分之一,有的地方還減至十分之二,充分照顧了百姓生存的不易。

除了解決民生問題,章宗又根據金國猛安謀克的現狀,進行了整改。

猛安謀克是獨具女真人特點的軍事製度。他們在金國開疆拓土、滅遼伐宋的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隨著升平日久,猛安謀克的不務正業和自由散漫逐漸暴露出來,對此,章宗吸收了世宗的一些措施,做了新的規定:他剝奪了猛安謀克在世襲製上的特權,並淘汰了一批庸碌無能的猛安謀克。這樣,就整體提高了猛安謀克的素質。

隨著金國的國力蒸蒸日上,一些官製也不再適應形勢的發展。章宗陸續設立了許多新的機構,如學校處、提刑司等。又一進步完善了法製方麵的建設。這些措施對於安定社會、鞏固政權、發展經濟,以及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章宗的德政,繼承了世宗並發揚光大,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明昌二年(1191),金國庫存金、銀數量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亦不斷翻新。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數量亦達到了巔峰:明昌六年(1195),金國境內的女真、契丹、漢戶比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增加了100萬餘戶,近千萬人。

“治平日久,宇內小康”,金國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

不可避免的衰落

章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然而,他的主要作為幾乎都體現在他的文治上。他大力扶持漢學,倡導儒家思想,重視教育、科舉。這種以仁治國的理念,將其祖父金世宗所開創的大定盛世延續了幾十年,並贏得了“宇內小康”的讚譽。

然而,國內的權力之爭仍然沒有消除,對外,則邊患不斷。

13世紀初,北方蒙古族崛起,不斷和金發生戰事。這時的南宋也不斷發動對金的戰爭。金軍一次次遭受重創。

在戰爭頻仍的時候,國內天災人禍亦接踵而至。從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明昌五年(1194),金境黃河三次決口,泛濫成災。百姓一次次陷入水災之中,或死難,或逃亡,無數人背井離鄉。

章宗統治後期,政治趨向腐敗。由於戰爭不斷,軍費開支日巨,朝廷的賦稅收入不堪重負,便大量發行紙鈔和鑄造貨幣。由於幣製陷入極度混亂之中,給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人民貧困交加,加上蒙古鐵騎不斷從北方滋擾,金朝由極盛開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泰和八年(1208)十一月,章宗病死於金中都安福殿,終年41歲。

由於沒有子嗣,章宗的叔父衛紹王完顏永濟取得皇位。衛紹王尊章宗諡號為“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仁孝皇帝”,葬於道陵。

曆史詞典

泰和律議

《泰和律議》是金朝法製建設中最具成就的一部法典。它是金章宗時期製定的,以《唐律疏議》為藍本,並取《宋刑統》的疏議加以詮釋,其篇目與唐律相同,共12篇30卷,但內容有所不同。內容共計563條,包括:祠令48條,戶令66條,學令11條,選舉令83條,封爵令9條,封贈令10條,宮衛令10條,軍防令25條,儀製令23條,衣服令10條,公式令58條,祿令17條,倉庫令7條,廄牧令12條,田令17條,賦役令23條,關市令13條,捕亡令20條,賞令25條,醫疾令5條,假寧令14條,獄官令106條,等等。《泰和律議》是金代常行的法典,但由於金代戰事頻繁,法律在實際生活中並未很好地貫徹執行。